当前位置:朝夕网 » 精选知识 » 央视9.0分纪录片:人生再没有比高考更纯粹的事

央视9.0分纪录片:人生再没有比高考更纯粹的事

网易公开课 MBA夜幕降临,今晚平常得和往日没什么不同。唯一有点区别的是,也许是在五年前、十年前的同一个夜晚,很多人不能成眠。是一个连想想都会喘不过气的战场——十多年苦读,就等高考这两天的厚积薄发。即

网易公开课 MBA

夜幕降临,今晚平常得和往日没什么不同。

唯一有点区别的是,也许是在五年前、十年前的同一个夜晚,很多人不能成眠。

是一个连想想都会喘不过气的战场——十多年苦读,就等高考这两天的厚积薄发。

即将有975万份试卷被分配到他们的主人手里,写上答案,就有了大多数人眼中所谓“命运的结果”。

豆瓣评分9.0的央视纪录片《高考》,记录了多个同样年龄的人,面对人生转折路口时的种种选择。

熟悉的场景,往日历历在目。

记得高中时有位老师说,“未来的日子里,再没有比高考更简单、更纯粹的事——目标足够明确,你只需拼命努力不惧代价。这是人一生的财富。”

回望那些同样挣扎、无助、却又不懈坚持的日子,希望能让走出考场多年的人重拾那股劲头,也给即将奔赴战场的学生们以力量。

01

了能上大学

一家人都在拼尽全力

“高三的战士们,紧急行动起来,决战高考!”

安徽大别山区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大名鼎鼎的中学——毛坦厂。每一次只要说起高考,它就会进入大众视野。

这座号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中学,有24000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都是高考复读生。

一个女孩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哭得很委屈。老师耐心劝慰,希望她父母能来陪读,“你家长就打工三个月能挣多少钱,你真要能考个好二本,工作都不用你找了,用人单位找你,是的吧。”

毛坦厂镇上,家长陪读在这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有的家长放弃原有的事业过来陪伴孩子。、

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料理好所有生活起居的问题,把刚做好的饭菜用饭盒带去校门口,这样孩子就能在10分钟吃完。

家长那一辈的人受过的苦,不想让孩子继续承受,所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只为帮孩子备战。学生也都“心甘情愿”,极度压缩生活时间,让自己泡在题库、测验、和排名里,只为赢在这条新的“起跑线”上。

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学校设定了极为严苛的行为规章制度和作息制度。

每天6点20,学生们就已经在教室里复习功课,晚上9点的时候还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在高三备考的一年里学校会模拟高考举行10次月考)。

有老师说,自己带的这些复读生是“高考的失败者”,想爬起来,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倍的努力。

他们不时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用监控器观察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晚上突击检查学生宿舍里是否有和学习无关的东西……老师们“无缝不入”地全方位掌握着每个学生的动向。

一旦发现成绩下降,就要跟学生和学生家长立刻沟通,即使放假,也是要打电话检查学生在做什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在2009年和2016年做过《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报告》,调查对象分别是中美日韩四国的高中生,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有压力的比例最大,压力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的期望、自己的要求,还有同学间的竞争。

再战高考,是孤注一掷的选择。没有这条路,就只能无路可走。

“不考会死的更惨,考了还有希望呢。”

学校的保安队长在镜头前苦笑,说自己之前卖过苹果、大豆,一亏再亏,两年赔了10多万。后来开了个工厂,如今为了陪孩子,停了工厂,在这里做保安。

“如果我有张大学文凭,这个毛中里面,任何一个办公室,可能就有我的一席之地。关键就是缺那张纸。”

所以当他的孩子从全年级300多名退步到全年级3000多名时, 他近乎崩溃。

“愤怒。恨铁不成钢。如果不是高考即将来临,打,肯定是跑不掉的。”

孩子解释说,他自己在干(学习),但是成绩不好自己也很想哭。

画面中的父亲不停把孩子的试卷向桌面摔打,“我们不讲我们为你付出多少,我们为你付出是应该的,但你自己对不对得起自己奋斗的十二年。”

一阵暴怒之后,这位父亲也只能归于平静,“只有进前十名,你才有机会往一本的路上走。”

表面上,无数个深夜里,是一个人在奋笔疾书、挣扎逃避、自我安慰、鼓足勇气,但其实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意念上的转变,承载的都是一个家庭的重量。

所以那位班主任说,“拯救一个学生,就是拯救一个家庭。”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所有中国学生独享的“残酷”成人礼。

02

不只是迎战同龄人的竞争

更是给自己打的翻身仗

随父母打工来到上海上学的重庆女孩刘燕霞,因为考试规则的限制,她只能回家乡高考。

所以她放弃了高考,留在上海,在一家医药企业实习。

但是当实习期满时,这家企业拒绝了她留下来的请求,只因为学历不符合要求。

太多的现实经验证明,那一纸文凭,既能成为阻挡一个人追求更好生活的屏障,也是能改变命运的力量,它撑起的,是无数中国家庭对“更好生活”的信心和向往。

纪录片中的刘洋洋是个孤儿,生活在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甘肃会宁,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中国的教育名县,自从恢复高考至今,平均约每一户出一名大学生。

她自小跟奶奶生活,叔叔在承担一家老小的所有生活费同时,算上刘洋洋,一共要解决家里四个学生的学习费用。

“就是借的账再多,我也要高高兴兴把侄女打发到学校。”

刘洋洋的班主任就是因为无法忍受繁重的农活而拼命学习,最终考上大学,之后又回到家乡当老师,以此作为对家人的回报。

面对类似的环境,刘洋洋明白,只有考上大学,走出会宁,才能回报所有抚养和教育她的人。

纪录片中,有个略微残忍的细节。一节动员课上,班主任给全班同学讲刘洋洋家里发生的事,描述她在这样的环境中,那种求学的不易,比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要深刻得多。所以他想让刘洋洋站起来谈谈是凭怎样的劲头努力学习的,以及高考对自己的意义,以激励其他同学。

老师讲的时候,班级里就有其他女生在抹眼泪。

刘洋洋没哭,她站起来说觉得自己很幸运。

“虽然家庭情况不好,但是亲戚都在帮忙照顾。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开了一扇窗。我感到很幸福。”

说完,她低下了头。

主持人白岩松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十分感恩高考。

“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就这一件事,深深地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是生活在海拉尔这个中国最北方的人,邓小平去世的时候,我是在中国几乎最南方的广州。如此大的跨度,也就是说生命的直径变大了。难道不就是因为高考吗?”

刘洋洋考上了大学,终于有机会见到更大的世界。奶奶看到通知书笑得很开心,刘洋洋拉着奶奶的手说,“我放假就回来啦!”

奶奶点了点头。

但在刘洋洋去报到后第二个月,奶奶还是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

03

考核孩子的学习能力

更是考验一个家庭的耐力

高考众生相,体现的是绝大多数中国家庭走“独木桥”的选择。这条路也许没那么好走,但别无选择。

同一片天空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只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据教育部网站,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仍是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地。

纪录片中同样是随父母打工到上海上学的林兰兰通过公益机构了解到世界联合学院(UWC)在各国设有15所分校,并提供两年的大学预科文凭。她放弃回家乡高考,抓住了去UWC读书的机会。

不走独木桥,她选择用另一条路给自己更多的人生可能。

但无论是在国内参加高考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要考核的核心还是学习能力。

高考成功,不意味着就能得到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的人生;同样,留学生活,也不是如想象中轻松。

被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录取的章文雄,作为华人,因为种族与文化的差异,所学的专业在当地被留用的几率很低。

他在面试后,连着收了三封拒信,有一家公司的人甚至回复说,“建议你去看看心理医生。”

面对这样的就业难问题,他只能选择再读一年,攻读另一个更好就业的专业。

虽然和预想的生活有了偏差,但章文雄说,“我更好地知道了我是谁,因为我知道了我能做什么,我知道我的兴趣是什么,我知道我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同样的竞争, 就有同样的无奈和担忧。

刘云昊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志向就是一定要出国,目标是美国的耶鲁大学,但面对激烈的竞争,她的母亲也不是很有信心。

刘云昊的母亲吴红明在孩子五岁时就送她去单词,小学毕业时,刘云昊已经掌握了托福考试所需的单词量。

“她早就准备好了。”

为了把孩子送出国,吴红明几年前辞掉了公司副总的工作,专心陪读。带女儿去香港考托福,她提前独自一人在烈日炎炎下确认好了考点,给第二天考试的女儿节省时间。

“不可能给她圈在家里头,如果去了纽约波士顿那些地方,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去那找好孩子,她看到的就是全世界的机会。”

“所以她想出去,那就出去闯去。”

最后刘云昊没有如愿考上耶鲁,在被另一所名校西北大学录取后说,“没有好或不好,只有适合或不适合。”

从学业专业准备、语言测试,到真正实现留学梦, 一个家庭付出的精力都不亚于一场高考。

在日复一日的挣扎和自我提升中,学生锻炼的是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对于家长,也是一场不可重来的自我成长之旅。

这一场关乎人生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虽然会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起点,但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经历,带给一个人成长,带给一整个家庭成长。

04

又让人怕又必要的高考

仅仅是目前比较合理的人才选拔方式

千军万马,都在走高考这条独木桥。

而纪录片末尾的几位校长正一点点开始尝试,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所倡导改革方式的正确性,当然,改革的路途也并非一马平川。

泉源高中实验班创办人张良,带领他的学生通过游学的方式增长知识,每个学期他都会带领学生在不同地方一边学习一边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实验班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都是民主决定,学生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去听课。

北大附属中学校长王铮,将高一、高二的学生划分到不同的书院进行管理,每个书院设置一名书院长,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和喜欢的课程。

学校还成立了学长团,成员都是从高二学生中选拔出来,目的是为了带领高一新生更快的熟悉学校生活。而高三还是按照传统模式,每个班级由班主任带领。

不同的尝试,终极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但改变的产生绝非容易。张良校长实验班的学生舒译乐即使在参加实验班的模拟高考时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他还是退出了实验班,回家参加高考。

王峥校长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当他觉得高一高二的变革慢慢成熟时,可以动高三的时候,就引来了家长的强烈反对。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正在不断尝试探索,投入到高考改革的行列。纪录片的最后,泉源高中实验班的游学学生规模扩大到了79人,北大附中当年的高考一本考取率99%……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考是种“梦魇”,却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有理由相信的是,梦魇终会被化解,成为只属于梦想开始的地方。

有人说,真正努力过后,看到结果,才知道那些拼命的时光值不值得。

对高考而言,和万千抱有让自己、让全家人改头换面愿望的人一起拼搏过,这经历,就让努力足够值得。

把今天的文章转发给你身边的考生吧,这场全国瞩目的“盛会”上,他们要交上的是试题的答案,更是给自己的交待。

愿你拿到分数那天最灿烂的笑,指日可待。

此后人生,祝你一直超常发挥。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央视9.0分纪录片:人生再没有比高考更纯粹的事”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央视9.0分纪录片:人生再没有比高考更纯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