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生活居家 » 好书推荐:为什么常识总是不靠谱

好书推荐:为什么常识总是不靠谱

​本周的好书推荐,我给大家介绍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邓肯·瓦茨的《反常识》。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常识是不靠谱的,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它们。邓肯·瓦茨大学时主修的是物理学,在他年轻的时候,物理学圈子里盛行着这样一

​本周的好书推荐,我给大家介绍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邓肯·瓦茨的《反常识》。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常识是不靠谱的,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它们。

邓肯·瓦茨大学时主修的是物理学,在他年轻的时候,物理学圈子里盛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一个物理学家在理论界混不下去,不妨转行到社会科学领域,因为那里的问题,对物理学家简直是小菜一碟。在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看来,物理学是科学的王冠,物理学家转战社会科学,就好比让一个NBA球星去改打CBA,这不明摆着是欺负人吗?

社会科学之所以给人“简单”的假象,是因为每个人似乎都懂那么一点。而它所拥有的“科学”之名,又会诱使科学家想通过实验手段,使之标准化与数字化。结果就让社会科学成了专家与大众都喜欢讨论的话题。无论你是大学教授还是高中生,都能说上几句。

科普作家万维刚在给本书写的序言里也说,相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每个人都能置喙的领域。要和别人讨论量子力学,你至少得学过量子力学才行,否则你说出来的话没人相信。但社会科学就不一样了,比如,政府是否应该对商人减税,这个话题就见仁见智。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能发表一番意见,即使是经济学家,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很难找到一个标准答案。

为什么社会科学领域会存在这种争论不休的情况呢?原因就在于,社会科学大多是基于常识,而常识,是人人都有的东西。

邓肯·瓦茨当初对社会学感兴趣,也是因为他想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社会领域,创建所谓的“社会物理学”。但他很快发现,这只是科学家的一厢情愿。

因为物理学的基础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虽然很复杂,但它的规律一经证实,就很难被推翻。自然科学界有一套严密的论证机制,这套机制是公认的,你若想绕过这套机制另起炉灶,就不会被承认。

但社会科学就不同,社会科学基于我们的日常经验,而每个人的日常经验都不同。

更重要的是,社会科学不仅研究实然的问题,还关注应然的问题。什么叫实然的问题呢?就是一件事本来如何。比如,市场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你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去证明。但政府是否要干预市场,这就涉及到我们面对现状该怎么做,这就是应然的问题。

简言之,实然问题涉及事实,应然问题则涉及价值观。两者是无法割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树根与树冠,离开任何一方,都无法生存。

社会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于实然与应然问题是混为一体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意义。而从日常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道理,就是常识。常识是实然与应然的混合。邓肯·瓦茨把常识定义为:由事实、观察、经历、见解,以及每天解决问题和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的智慧组成。

再举个例子,社会提倡尊老爱幼,这是个常识,也是个应然的问题,我们应该尊老爱幼。至于为什么要尊老爱幼,则是个实然的问题,它可能牵涉到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方方面面的证据。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我们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更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尊老爱幼,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尊老爱幼。

但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较真,去搜集大量的历史样本。最终会发现,它们根本不足以证明尊老爱幼是个永恒的人类法则,因为在历史上,杀婴和弃老的现象非常普遍,它们很多时候甚至与道德水平无关。难道尊老爱幼错了吗?肯定不是。只是事实本身,不足以得出应然的结论。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不愿意把社会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的原因。

即便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是相同的,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比方说,我们看到周围的年轻人及时行乐,有人会说,年轻的时候不玩,更待何时?而有人则会直摇头?年纪轻轻就挥霍青春,将来后悔都来不及。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从研究常识出发的。在近代科学诞生以前,人们经常把科学、哲学与常识三者混为一谈。

古代的哲学家,通常也是科学家。比如亚里士多德,他研究的领域就涵盖各个学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他那些所谓的“科学结论”,都是靠日常观察得来的。以今天的标准,这些都不算真正的科学。充其量只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智慧。

如果你的结论来自于日常观察,无论你的思考多么细致周全,到头来还是漏洞百出。这也是很多传统智慧都存在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得出许多自相矛盾,又好像都正确的结论。比如,中国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基督教则认为人从本性上就是恶的。到底谁对谁错?双方各执一词,你永远争不出结果,因为双方都可以根据各自的经验,得出符合自己判断的观点。

同样,民间智慧也有类似的矛盾。我们经常听人说:“凡事需三思而后行”,但你还听过另一种说法:“当断不断,必受其患。”至于谁讲得有道理,我们只能说:“见机行事”。而这个“机”究竟把握到何种程度,就没人知道了。

这就是常识不靠谱的地方,我们要么无法获得相同的经验;要么经验本身不足以支撑结论;要么经验相同但价值观不一致。常识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常识是错的,而是每个人的常识都可能正确,而我们都喜欢把有限的经验,推广为普遍性的结论,并根据这个结论去做决策。

对此,作者举了很多由常识导致的谬误,比方说证实谬误。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里介绍过这个概念。简言之,证实谬误就是让观念先行,并依照观念有意识地选择对结论有利的证据,而忽略对结论不利的证据。很多所谓的人生哲理、民间智慧,都容易陷入到证实谬误中。

证实谬误的本质,是我们把应然问题,混淆于实然的问题。毕竟,价值观是长期形成或社会习俗的产物,我们接受它们,要比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证明它们要容易得多。

证实谬误会产生许多变体,循环论证就是其中之一。循环论证在艺术评论中很常见。人们都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很经典,为什么呢?评论家会找出很多原因,但你最后会发现,所有原因分析出来,都是莎士比亚所特有的。即“莎士比亚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他有莎士比亚的特征。”人们对小说、电影、绘画等作品的评论,也会陷入到类似的陷阱中。

循环论证在商业领域更加泛滥。财经媒体喜欢分析成功企业崛起的秘诀,但他们往往把成功的结果归结为原因,列出一条条法则,好像照着这些法则去做,你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这种分析的错误在于,它们往往忽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偶然与不可见因素,只关注决策者的行动和意图,因为前者容易被理解和模仿,而后者则难以察觉。或者说,除非你是当事人,否则就无法将所有成功的原因全部穷尽,甚至连企业家本人都难以解释他为什么会成功。

常识容易走入的另一个典型误区,是线性思维。比如,我们会把集体决策,视为个人决策的简单加总。

中美贸易战,很多人喜欢解读为美国政府的阴谋,好像这是总统与各部门,各企业串通好的。殊不知,即便在美国政府内部,也有大大小小的利益团体,他们之间也有协商和博弈,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即便上下取得了共识,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也会遭遇各种误解和羁绊。为此,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格雷厄姆·阿利森在《决策的本质》一书中有过精辟的论述,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读。

当然,常识导致的谬误还有很多,作者还讲了不少例子。因为已经讲得很充分,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最后想说的是,尽管本书介绍了常识的各种不靠谱,但并非要我们抛弃常识。很多时候,常识往往包含着一个群体或民族对过去和当下的认同。常识的背后,凝聚着社会的共识。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保持一份怀疑精神。成为聪明人的标志,不是去迎合大众,而是在人人都觉得天经地义的时候,保持应有的冷静与达观,这往往能让你走在人群的前列。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好书推荐:为什么常识总是不靠谱”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好书推荐:为什么常识总是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