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精选知识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版图的最南端,与舒城、霍山交界的地方,群山环抱着一个小镇。小镇不是很大,但很美,一条河横穿过去,水流淙淙,如泣如诉,千年的清韵流转着世事的悠远。清朝人赞誉皖西一带说: “ 山环英霍千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版图的最南端,与舒城、霍山交界的地方,群山环抱着一个小镇。小镇不是很大,但很美,一条河横穿过去,水流淙淙,如泣如诉,千年的清韵流转着世事的悠远。清朝人赞誉皖西一带说: “ 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水陆通”,这两句诗却成了毛坦厂镇的真实写照。

“毛坦厂”这个名字无法用字面意义来解释,原来是源于一段与明朝 “马政”有关的历史。

相传上古时,皋陶部落曾在此活动。西周时,这里曾是古六国伯爵级贵族的封地,当年周天子巡游天下,就曾到过离毛坦厂不远处的钓鱼台一带。 上世纪80年代, 在毛坦厂镇西部的汪家冲发掘出一座周代墓葬, 出土了数件青铜礼器,可以为之佐证。此后,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孙膑、伍子胥等,都曾在毛坦厂一带有过活动。在镇西南的青山堰,文物考古人员曾于上世纪90年代发掘出数座战国木椁墓,如今镇南还保留有汉代的房屋遗址。多部文史资料表明,最迟在春秋时期,毛坦厂地区已经是大山深处一个人丁兴旺的地方了。

毛坦厂镇镇名的由来,有着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末年,随着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穷苦百姓的反抗此起彼伏,毛坦厂周边的皇姑寨、响锣寨、鸡鸣岭、三尖寨和抱儿岭等地,都成了农民起义军的营地。毛坦厂一带不仅成了义军与元朝军队相互厮杀的地方,也成了朱元璋与陈友谅这两支义军争夺天下的战场。民间传说鸡鸣岭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战到此时,正好天亮,朱元璋怎么也砍不下陈友谅的头,朱元璋没有办法大喊一声:我为人雄,你去做鬼雄。此时,陈友谅才跌下马来死于该地。正是这时期,百姓离乡背井,四处流离,加上瘟疫横行,这一带被称为“茅滩场”,意思是这儿因土地被大量抛荒,成了人烟稀少、茅草丛生的荒凉之地。

朱元璋是从马背上夺得天下的,当政后便积极推行“马政”。他认为马匹拥有量的多少,是国家富强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他大力倡导在全国各“水草丰茂之地”养马。由于安徽是朱元璋的老家,他对安徽境内的养马业尤其重视。据有关史料记载:“ 明在内地养马计有十四监所,其中在安徽境内有五监三十三群。茅滩场由于水草丰茂,逃难的百姓们纷纷从外地回来,他们大量为朝廷喂养军马,以代税粮,不久这带又渐渐繁荣了起来。现在,这儿有很多地名都与马有关,像“白马尖”“驻马冲” “走马岗” “饮马塘” “上马石”“马道子”“马栏口”“马栅寺”、“养马冲” 等等,都与那时候大量养马有着极大的关联。

“茅滩场”被人们根据谐音,改称为“毛坦厂”。要按字意来解释,可以认为“毛”即茅草,“坦” 即平坦大畈,“厂”则并代表了明代时有一种三面或四面无墙的房子,这些无墙的房子被称为“厂”。

不管毛坦厂的地名有着怎样的由来,这儿地处深山,水陆交通便捷。到了清代,推行以茶换军马的“茶马政策”,毛坦厂的马、茶、盐、农、商五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很快成了声震大江南北的商贸集散地,一时间里十分繁荣。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