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生活居家 »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文 | 蒋苡芯 · 主播 | 应犹十点原创北京刚入秋的一个下午,十点读书的采访者在梁文道先生的北京办公室见到了他。他刚和脱口秀演员李诞进行完连线对谈,见到我们来,极为主动与礼貌地打招呼,弯腰握手。和在

文 | 蒋苡芯 · 主播 | 应犹

十点原创

北京刚入秋的一个下午,十点读书的采访者在梁文道先生的北京办公室见到了他。他刚和脱口秀演员李诞进行完连线对谈,见到我们来,极为主动与礼貌地打招呼,弯腰握手。

和在媒体上所呈现出“锐利梁文道”的形象不同,近2个小时的采访中,他整个人都被一股温和的气质包裹着,语速较为缓慢地回答着每个问题。

梁文道不擅长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遇到“请具体举例谈谈”的问题时,也总是举一个现象为例子,或者直接说“不知道怎么回答”“说不出来”“很难去讲”“我不太喜欢简化地去归纳一个东西”。

梁文道觉得,所历故事和所看书籍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随着年纪越长,他可以明显感知到的是,这些影响已经把他内心温和与叛逆这两股互为撕扯的力量,自洽得很好。

叛逆

年轻时的梁文道,确是个叛逆的男孩。

他曾说,自己从小就不受约束,讨厌制度,因此产生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像所有的叛逆青年一样,做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行为。

家人也评价他害怕沉默的生活,性格颇有“离经叛道”的感觉。

成长环境对他的影响很深。

梁文道

20世纪70年代末,梁文道在台湾读小学。

梁文道在学校学到的地理知识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是洞庭湖。”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又告诉梁文道和他的同学:“实际上鄱阳湖才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明知道是错的,还要教这个,考这个呢?”

梁文道想,一个人要学习的,到底是真实的事实,还是某些人从各自立场出发,所告诉我们的东西。

由于父母远居香港,那时,梁文道常往返于香港和台湾间。接触香港自由、多元的文化氛围后,梁文道对台湾学校教授的那套东西很难信服。

高中时,梁文道回到了香港,15岁的男孩看着自己的入学注册通知书上,写着“梁先生收”4个字,他第一次觉得“被尊重了”。

他后来常说,是在香港不同的生活经历,给了他一种放松感和救赎感。

阅读

梁文道从小就爱读书。

他觉得,读书是磨练每个人的磨刀石,一个人如果要让自己保持锐利的话,就需要读书。

幼时和外公住在一起时,他便受外公指导,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四书》。

天主教学校的教育背景也让梁文道颇爱哲学,初中开始,其阅读范畴便涉猎于此。海德格尔、福柯、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等人名字,影响了他的整个思想倾向和路数。

梁文道

“我年轻的时候写了很多东西,我大概今天都不一定会完全同意。”随着年龄增长,梁文道逐渐觉得,读书不是完全地吸收或者接纳,而是在跟不同的作者争辩,了解这些人在想什么,慢慢也就培养出了一种多方面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梁文道至今保持一个习惯,如果他知道某个报刊、杂志的立场大概是怎样的话,除了每天看它,他还一定会去看那些相反立场的报刊、杂志。

梁文道认为,一个人讯息接受的范围会影响到他的思想范围。

当思想范围在逐渐扩大的时候,梁文道逐渐有了一个野心。

马克思说,哲学家只能解释世界,但不能改变世界。“我要做的是改变世界”

硕士毕业后,梁文道选择投身媒体,用他所认为的最快方式去实现宏愿。

《锵锵三人行》的“铁三角”:许子东、窦文涛、梁文道

1999年,梁文道加入了凤凰卫视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一待就是19年。

2006年,时任凤凰卫视老板的刘长乐找梁文道聊天,请他在电视台也开一档读书节目。刘长乐给梁文道建议了两种节目形式:一个星期固定一个钟头,或者每天一点零碎时间。

当时主流电视台都在做大节目,比如:央视的《百家讲堂》《探索·发现》、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但梁文道在刘长乐提供的选项里,选了后者。

于是,有了后来大家熟悉的《开卷八分钟》。

梁文道在主持《开卷八分钟》

他没承诺过8分钟讲完一整本书。梁文道所采取的方法,是抽取每本书中特别有趣的、吸引人的部分,提出书中的一个或几个概念,与当时所处的时空、环境进行对话。

彼时,梁文道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以把《开卷八分钟》做成有影响力和对社会有贡献的节目,维系大众摇摇欲坠的阅读习惯。

就像美国脱口秀女王欧普拉·温弗莉主持的读书节目《欧普拉读书俱乐部》一般,只要是欧普拉介绍的书,就会成为畅销书。

《开卷八分钟》播了整整八年,推荐千余本书,成为世界上坚持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截止2014年12月31日停播时,播出集数高达2300多集。

表达

梁文道的名字,时常活跃于各类媒体上,但他本人,却会刻意和时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不玩脸书,没有微博、朋友圈,手机长期关机。至今,他仍然过着一种保守而传统的资讯生活,每天获取信息的来源,仍是报纸、电视新闻和一些订阅新闻社网站的邮件。

“如果我天天都泡在网上,会看不到后面的东西,我需要这样一个距离让我看清楚,才能够去表达。”

“您觉得您是一个喜欢表态的人吗?”十点读书问他。

“不是很喜欢。”

梁文道

虽然常常批评很多东西,对很多事情有意见,但梁文道认为,评论并不是在做一个学术的东西,也不是一个人文学企图心的表达,而是一种公共介入,是为了跟大家分享对于时局的某些看法、分析和判断。

再谈论起《锵锵三人行》和《开卷八分钟》的停播,梁文道告诉十点读书:“已经尽了责任,并不会感到惋惜和痛苦,它们已经走了。”

他现在仍然继续想做的,是“用好我能用的空间,继续读书,继续表达,影响到可以影响的人。”

他说,现在已经不太关心自己能不能够改变香港、改变中国、改变世界了,他也不再在意别人对他是“同意”或者“反对”。

“我只在乎我有没有尽责任。”

困扰

最近几年,梁文道陷入一种困扰中。

常年行迹于两岸三地,有很多年轻人不断向他提出关于“理想与现实”的疑惑。

“遇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该怎么办?”

“是不是应该不管现实,追求理想?”

“我热爱真理、哲学、艺术,但身边的人总觉得我神经病,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甚至认为我不应该沉迷于思考……我感到非常抑郁。”

……

梁文道有种很强烈的感觉,自己被当成了“人生导师”。他不习惯这样的身份,也认为年轻人对“理想”概念的认知有所偏差。

他自嘲,“我这辈子一定是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在《八分》的嘉宾对谈中,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现在备受年轻人喜爱,也同样被当成“人生导师”的脱口秀演员李诞。

梁文道在录制音频读书类节目《八分》

李诞也曾有过这样的阶段——喜欢用一些大词,总结关于人生的许多事情。他在对谈中反思,“其实生活中没有遇到真正的问题,才会去聊这些问题。”

梁文道告诉李诞,他更喜欢来具体分析,以期通过询问具体的问题,得出一个可能像答案的方向。

他常把理想和现实分开来想。

因为热爱读书、思考,喜欢人文社科相关,梁文道把对生活的要求降得很低,年轻时觉得不用上大学都行,而今仍对做什么工作没有挑剔。

梁文道所在意的,是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不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认为,今天很多人谈论的理想,只是在职业上最后要做什么工作而已。

他把理想简化成了另一个概念——就是你爱什么,你有多热爱一件事情,你有多热爱你想成为的人的那种状态。

梁文道常常觉得,现在的人常会把生命与生计混淆在一起,生计是我赖以谋生的东西,是想做什么,想赚多少钱,几十岁想要财务自由……

而生命则是“我想做个什么样的人”“人生活着是为了什么”“做什么会让我快乐”。

十点读书 x 梁文道先生 对谈

十点读书:《八分》这档节目,您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