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生活居家 » 医药行业研究及年度策略:医疗硬科技、中医药、创新药三大主线

医药行业研究及年度策略:医疗硬科技、中医药、创新药三大主线

1、 行情回顾:板块估值回落,配置价值凸 显2022Q1~Q3,医药生物指数下跌 27.95%,跑输沪深 300 指数 4.96pp,跑赢创业板综 1.23pp,。9 月 13 日,国常会确定专项再贷

1、 行情回顾:板块估值回落,配置价值凸 显

2022Q1~Q3,医药生物指数下跌 27.95%,跑输沪深 300 指数 4.96pp,跑赢创业板综 1.23pp,。

9 月 13 日,国常会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以实现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的目标。为响应国常会的决定,卫健委发布通知, 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 除贴息贷款政策之外,也有相关政策鼓励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有望实现 加速发展。国家鼓励使用国产器械,遴选优秀国产品类,替代医院进口设备,并 且利用特别审批通道推动企业提升研发能力,技术实力强劲的企业明显受益。

2)医学影像设备配置证审批放松,国内企业迎来行业春风。 2020 年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调整 2018-2020 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数量有不同程度的上调。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规划共增加 2671 台,其中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增加 55 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 划增加 2616 台。国内企业研发的持续投入,医疗器械需求的增加,以及医学影 像配置证放开,或驱动国内企业加速发展。

3)“中央+地方”资金支持医疗新基建力度持续提升,资金充沛保障新基建建 设。2016 年至 2022 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呈现逐 年上升的趋势,2019 年同比增速最快,达到 34.58%。然而,相较发达国家, 我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占 GDP 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2020 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 GDP 比例约为 7.1%,而美国高达约 19.7%。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 GDP 比 重在逐年提升,从 2011 年的 5.0%提升至 2020 年的 7.1%,但仍与发达国家差 距较大,医疗卫生建设需求空间仍然较大。

4)我们认为,医疗新基建主要包括各级医疗机构升级、医疗设备升级等两大方 向。 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县级医疗中心有升级需求。2022 年 5 月 6 日,中共中 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 见》,从城市视角来看,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少数高等城市,省级城市、副 省级城市、低级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的医疗卫生竞争力指数依次下降,中国城市 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受到行政等级影响大,优质医疗资源分部不均衡。分级诊疗 以及县级医疗中心基建升级仍有空间,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将成为医疗 新基建工作重点之一。

医疗设备及防控救治物资储备升级,中高端医疗设备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2020 年 5 月 9 日,国家发改委、卫健委、中医药局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 设方案》,提出了进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对市、县的医疗硬件配置 情况做出了明确要求,并要求加强应急救治物资储备。对照建设计划,我们认为 主要在 ICU 病房和 PCR 实验室方面需要查漏补缺并进行升级。与海外发达国家 相比,我国 PET、MRI、CT、超声等中高端医疗设备的配备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并且就国产率而言,除监护仪类产品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之外,大部分产品进口品 牌长期占据绝对优势,其中超声设备、内窥镜、体外诊断设备等目前国产率仅 10%-30%,未来国产替代潜力巨大。国产医疗器械凭借突出的性价比、渠道优 势,以及招标政策向国产器械倾斜,将更大程度受益于本轮基层医院的配置大潮。 2014 年至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共进行了 8 批次的优秀国产医疗器械遴选,中 选产品成为基层医院配置的首选。

3.1.2、科学仪器:政策利好加快国产替代步伐,临床应用加速医 疗器械需求扩张

高精尖技术形成高技术壁垒,打破海外垄断迫在眉睫。医疗硬科技以高端设备器 械为首,通常集成了光学、机械、电子、流体、软件、算法、生物技术等多个交 叉学科于一体,由于其既需要较高水平的单项技术,又对系统集成技术有很高的 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在超高的技术要求下,国外企业由于相关基础学科 整体发展较早,通常在行业内形成垄断地位。以高端医疗器械中的高通量测序设 备与质谱仪行业为例,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 数据,2019 年全球测序仪行 业以国外企业为主,华大智造作为中国测序仪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 3.5%。 全球质谱仪市场同样呈现出国际行业巨头垄断的态势,2016 年按销售额计,市 场的主要参与者为赛默飞、SCIEX(丹纳赫)、布鲁克、安捷伦、沃特世、岛津等 公司,占据了全球 98%以上的市场份额,国产企业的身影并未出现。

多项政策法规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发展,国产替代加速进行中。当前国际形势风云 变幻,医疗硬科技赛道由于集成多种复杂高端科技,极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除 了国内设备购入受阻外,还存在海外供应链卡脖子风险。为加速国产替代步伐, 保障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供应稳定,近年来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法规支持包括医疗设 备在内的高端科学仪器发展,大力支持该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2021 年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指出,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等 企业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国产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 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 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因此我们预计在政策利 好下,医疗器械国产替代进程将会加速。 精准医疗服务深入人心,临床应用市场快速发展加速医疗器械需求扩张。随着我 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精准医疗服务热度上升, 临床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会加速高端医疗器械的需求扩张。同样以测序仪与临 床质谱行业为例,在测序下游诸多领域中,生殖健康领域的客户渗透率正不断提 升,肿瘤伴随诊断不断成熟,肿瘤早筛市场蓄势待发,病原微生物检测等新领域 发展火热,叠加科研市场的需求驱动,预期将有效带动上游测序设备需求放量。 在临床质谱应用最广泛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领域,其不仅作为维生素 D 检测的 金标准发挥作用,还在新生儿早筛、类固醇激素、治疗药物监测等领 域具有优于传统检测方法的具有巨大优势,有望实现质谱法检测的快速普及,从 而带动对于相关仪器设备的需求扩张。

3.1.3、生命科学服务上游:产学研主推高增长,千亿市场拉开序 幕

科研服务行业是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医药上游。科研服务商向下游客户销售科研 试剂、实验仪器和高端耗材等产品,同时通过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帮助客户解决 从常规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分布广 泛,客户群体主要分为科研用户和工业用户。科研用户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和政府 属研究机构等科研机构用户,工业用户主要包括制药企业、CXO 企业、NGS 企 业和 IVD 试剂生产企业等,主要采购科研试剂用于产品研发和检测、以及部分产 品的规模化生产。

1)科研服务:产学研助推高增长,千亿级空间渐打开

受益于下游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和商业化生产的需求扩容,科研服务行业规模有 望持续增长。按客户类型来看,科研用户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与科学服务行业 的发展密切相关,国内科研院校研究经费投入的增长,有望驱动对科研试剂、仪 器和实验室耗材需求的增加;工业用户端,全球在研发阶段的医药研发支出稳步 增长,国内在规模化生产阶段的应用方兴未艾,将助推科研服务行业规模的扩大。

生命科学试剂: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资助项目“高校院所实验试剂 需求分析与管理研究”,我国科研试剂支出约占科研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的 20%~2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 年科研机构 R&D 经费支出占全 国 R&D 经费支出的 23%,假设该比例未发生变化,2021 年全国 R&D 经费 支出为 27,864 亿元,则我国 2021 年科研机构研发经费支出约为 6,400 亿 元,科研试剂市场规模约为 1,280~1,600 亿元。

生命科学仪器:根据 Markets and Markets 发布的《Laboratory Equipment Services Market by Type、Contract、Equipment、Service Provider and End User-Global Forecast to 2024》报告,全球科研仪器市场容量预计将从 2019 年的 95 亿美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77 亿美元,年均 复合增长率达 13.4%,其中亚太地区市场份额占比持续提升。

生命科学耗材:根据《生命科学实验耗材市场及关键制造技术的现状、挑战与 对策》,2018 年我国一次性生命科学耗材的市场 容量为 231.26 亿元人民币,预测 2018-2023 年复合增长率为 20%。

2)国内科研服务行业外资相对垄断,多因素加速国产替代

国内市场外资相对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大。我国科研试剂产业竞争格局由外资企 业绝对垄断向相对垄断过渡,但外资品牌依然控制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具体来看, 根据刘海龙 2018 年发表在《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上的《国内实验试剂供应链 现状、问题与对策》,国内 90%的科研试剂市场被外资品牌垄断。根据中科院 直属第三方科研服务平台喀斯玛的统计数据,承担重要课题项目的中科院院属科 研机构和医药类高校的进口试剂交易额占比均超过 80%。从低端和高端试剂的 分布格局上看,目前我国进口试剂里中高端和低端产品的市场占比约为 2:1,而 国产试剂约为 1:1。

部分领域内资品牌逐步替代进口。近年来,内资品牌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同等技 术水平或实现了部分进口替代,逐步打破了外企绝对垄断的态势。虽然距离外资 巨头仍存在较大差距,但部分国内企业已开始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在例 如药物分子砌块、酶及重组蛋白等领域逐步替代进口品牌。近年来,多因素在加 速科研服务行业的进口替代:

鼓励产业发展与支持采购国产双驱动。科研服务行业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 医药的上游,在打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中起重要作用,属于国家大力支持 的行业。例如, 2021 年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提出围绕科学仪器、科研试剂等四 个方向进行布局。此外,近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在内的多项国家顶层纲领性文件重磅推出,大力推进国产仪器采 购。

需求端:成本压力和稳定供应诉求催化国产替代。集采和医保谈判降价的大趋 势下,工业客户面临成本压力,需要通过优化上游供应链等来控制成本。 科研试剂耗材是生物药、疫苗和 IVD 试剂等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的必 需品。在国产产品质量得到充分验证的情况下,国内领先的供应商相比进 口产品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研发和规模化生产阶段 的成本投入。此外,全球疫情反复、俄乌冲突的背景下进口品牌的稳定供 应能力受损。供应链稳定性是下游客户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医药行业研究及年度策略:医疗硬科技、中医药、创新药三大主线”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医药行业研究及年度策略:医疗硬科技、中医药、创新药三大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