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精选知识 » 人们常说“一问三不知”,那你知道指是哪“三不知”吗?

人们常说“一问三不知”,那你知道指是哪“三不知”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很多人说,你怎么一问三不知的。虽然我们都能大概知道它指的是什么意思,但是你知道其中的“三不知”指的什么吗?其实,“一问三不知”原义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三

在日常生活中,咱们会时常听到不少人说,你如何一问三不知的。尽管咱们都能大概知道它指的是什么意思,然而你知道其中的“三不知”指的什么吗?

其实,“一问三不知”原义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三不知:指对事情的起因、经由、结果都不知道),后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也就是指无论他人怎么样问,总说不知道。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也作“一问摇头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实际上是汉语中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相关典故最先记载于先秦左丘明的《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正人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说到这,就要从一个历史小故事说起了。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在年龄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虚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郑国君王招架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齐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晋国兼并郑因此更为强大,形成对齐国的要挟,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济。

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的时候,天下大雨,士卒们不愿意冒雨过河。郑国的向导子思说:“晋国的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之前来告急,敝国的君臣,正焦急地巴望齐军早日到达。如果再不行进,恐怕要来不及了。”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战马见了的滔滔的河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由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度过了淄水,筹备与晋军交兵。

晋军统帅苟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惧怕,便对左右的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他们的戎行排列得无比整齐,咱们恐怕打不过他们。”部将们也同意他的看法,主意撤军。

苟瑶一边下令撤兵,一边派一名使者去齐兵营地拜会陈成子。使者说:“咱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实际上是为了替您报仇。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文出来的。陈国尽管是被楚国灭掠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缘由,同时问您是不是在为陈国忧虑。”陈成子听了使者的话,知道这是苟瑶编造出来的,十分朝气地说:“欺压他人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像苟瑶这样的人莫非能够久长吗?”

齐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呈文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知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攻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体歼灭。”陈成子听了严肃他说:“动身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逐零星的士卒,不要惧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居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之后,我要把你的话呈文国君。”

苟寅自知失言,懊悔地说:“正人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其实大概意思就是今天我才知道,自己为何老是得不到信任而要流亡在外了,正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斟酌到,然后向上呈文。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呈文,怎能不碰壁呢?”几天后晋军撤军,陈成子也率军回国。

直至今天,尽管“一问三不知”的原意已经扭转了,然而咱们还是要知道这个它的原意是什么,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人说出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其实“一问三不知”也告知咱们一个道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必定阅历一个从发生、发展到收场的进程,任何事情也都是互相联络、互相贯通的。要想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一个事情,就应当先对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要有所了解,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能一问三不知。

尽管现在“一问三不知”更可能是一句用于指责他人问什么都说不知道的话,然而咱们也要从它的原意中知道,在想做一件事情前,一定要先了解关于该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的去做好这件事情。所以,现在你知道“三不知”指的是什么了吗?

以上就是朝夕生活(www.30zx.com)关于“人们常说“一问三不知”,那你知道指是哪“三不知”吗?”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人们常说“一问三不知”,那你知道指是哪“三不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