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古代快递小哥的辛酸史,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古代快递小哥的辛酸史,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我们都听过“八百里加急”这个词,它是古代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要求信使每一一天要走八百里,把重要的公文或情报尽快送达目的地。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它是怎么实现的呢?它又有什么故事和比喻

咱们都听过“八百里加急”这个词,它是古代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请求信使每一天要走八百里,把重要的公文或情报尽快投递目的地。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它是如何实现的呢?它又有什么故事和比喻呢?

古代的里和现在的千米不是一个概念。唐代时期,一尺合现在的0.303米,一里合454.2米,也就是说,八百里相当于现在的363.36千米。这个距离看起来其实不算远,然而对于古代的交通条件来讲,却是无比难题的。要知道,古代没有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只能靠人力或畜力来运输。而且,古代的道路也不像现在这样平坦宽敞,有些处所乃至没有道路,只能靠山行水。要想在一天以内走完八百里,就需要无比快速和高效的方式。

古代是怎么实现八百里加急的呢?谜底就是驿站。驿站是古代专门用来传递公文和情报的机构,它遍及全国各地,构成了一个密集的网络。每一隔一定的距离,就设立一个驿站,配备有驿夫、驿马、驿舍等设施。当有紧急公文或情报需要传递时,就由信使背着或骑着马匹从一个驿站动身,到达下一个驿站后,就换上新的驿夫和驿马继续前进。通过驿站之间的接力传递,就能够保证信息的快速传送。

其实不是所有的公文或情报均可以使用八百里加急。只有那些无比重要和紧急的事情才能享受这样的特权。比如说,大军出征、主帅阵亡、边境告急、朝廷变故等等。这些事情关系到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必需第一时间告诉皇帝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在公文或情报上面会注明“八百里加急”的字样,并且附上御赐金牌或者其他凭证,以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古代有无什么故事或者比喻可以说明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呢?固然有。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唐代时期安禄山叛乱的故事。安禄山是唐玄宗时期的一名边境节度使,由于不满朝廷政治和杨贵妃的干预,于天宝十四年在范阳起兵叛乱,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唐玄宗正在华清宫和杨贵妃相伴,两地相隔三千里,信使用了六天的时间才把这个凶讯送到皇帝的眼前。这个传递速度大约是每一天五百里,已是无比快的了。对于这样的重大事件来讲,还是太慢了。如果能够更早一些得知叛乱的音讯,也许唐玄宗就可以及时采用措施,防止后来的悲剧。

第二个例子是明代时期进贡荔枝的故事。明代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为了讨好他的爱妃徐氏,下令岭南进贡荔枝。荔枝是一种热带生果,无比鲜美多汁,然而也无比容易腐烂变质。从广东到北京,有一万多里的路程,如果依照普通的驿递速度,根本没法保证荔枝的新鲜。朝廷专门设立了“荔枝驿”,用最快的速度把荔枝送到北京。据说,从广州到北京只用了七天的时间,平均每一天要走一千四百多里。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八百里加急,可以说是“千里加急”了。

第三个例子是清代时期三藩之乱的故事。三藩之乱是清代顺治十八年产生的一场范围庞大的反清起义。清代在南方设立了三个藩镇,分别由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担任总督,以不乱南方事态。这三位总督都有不满清代的野心,于是联合起来反水清代。顺治帝已经逝世,由康熙帝继位。康熙帝年幼无知,政务由摄政王多尔衮主持。多尔衮为了平定叛乱,差遣各路大军前往南方作战,并且应用驿站传递军情和指令。从昆明到北京,近三千千米的路程,清代驿夫仅用九天就完成为了快递签收。这个速度也达到了每一天三百多千米的水平。

“八百里加急”在古代是一种无比快速和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它不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应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需乞降发展。它是中华民族悠长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缩影。

关于“古代快递小哥的辛酸史,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的内容,朝夕生活(www.30zx.com)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呢?无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您的每一一个留言,和每一一个赞,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分享给身旁的朋友。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古代快递小哥的辛酸史,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