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内外朝(内外朝指的是哪些)

内外朝(内外朝指的是哪些)

内外朝制度内容?

“内外朝制”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一种平衡相权的政治制度。

内朝,又称中朝,中朝官由皇帝的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外朝官包括丞相以下的正规职官,为法定的正规机构。汉武帝设置内外朝制度,主要是利用内朝去平衡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从而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一、外朝

西汉外朝官由丞相统领,丞相是全部外朝官的首长。凡国事,均先上丞相府,由丞相于府中召集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会议,议定之后再以丞相的名义上奏皇帝裁可;凡大的人事变动、政策调整,也都是由丞相主持廷议,然后领衔上奏;皇帝的诏命,都必须下达给丞相,由丞相负责实施。

汉朝,皇帝对丞相礼遇隆重。按照汉朝任免丞相的仪式规定,皇帝本人亲自出席朝会,在京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必须到会。丞相晋见,皇帝必须在正殿具正式朝服接见。丞相奏事毕,辞出,皇帝要起立、送至殿门。

丞相病重,皇帝要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尸体从丞相府移私宅,皇帝要亲自上门吊祭,并赐棺木、葬地、冥器等。由此可见丞相地位之尊崇了。

二、内朝官(中朝官)

中朝官由大将军统领,至于侍中,常侍,散骑常侍、黄门侍郎以及光禄勋所属,谓之宿卫。宿卫近在皇帝身边,颇受皇帝信任。这些中朝官都是没有实际职掌的加官。加官是武帝发明的官制,虽无职掌,但因为皇帝所亲信,讲议朝政,奉诏治事,逐渐获取了原属丞相府的决策会议的权力。

什么是汉代的“内外朝制”?

也叫做内廷、外廷。

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初,行政由外廷负责,到汉武帝,内廷开始起主导作用。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廷的首领是“大司马”,当大司马奉命领导尚书时,他在政府里的实际权力就超过了丞相。前汉的尚书由宦官担任,到了后汉中期,该机构已发展得大到可以控制六个“曹”。

外廷的官制主要由三公、九卿以及其所属的官署组成。而内廷大司马通过其下属的“尚书”施政。“尚书”本来是类似于现在的秘书的一个官职,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后来权利逐渐从外廷转移到内廷,皇帝的私人秘书也就成了国家政府的正式官员。

前汉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后汉三公变成:大司马、司徒、司空;也体现了这种政治权利的转移。

内外朝制度是什么时间推行的?

内外朝制度是汉朝的。内外朝也叫做内廷、外廷。外廷指的是正式的国家政府机构,由丞相领导。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初,行政由外廷负责,到汉武帝,内廷开始起主导作用。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

汉武帝的内朝人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少府官员,少府原本只负责掌管皇室的私财及吃、穿、住、用等杂事,汉武帝则将其地位升高到可以参与重大决策,其官职代表就是尚书令;

二是近臣,这些人一般原是皇帝身边的幕僚,有的本来就在外朝任职,得到汉武帝赏识后就在原任官职的之外再授予新的职务例如侍中、左曹、右曹、诸吏、散骑、常侍、给事中等等,被称为加官,这些加官有权出入宫廷中,随从汉武帝;

三是军队将军,汉武帝在位时亲掌军权,军队的高级将领大多也是他的近臣,例如卫青、霍去病等,因为受到汉武帝的宠信,也会参与中枢决策。

从分工上来看,汉武帝设立的内朝拥有决策权,外朝则是执行权。汉武帝在位时期的很多重大变革都是由内朝决策出来的,例如盐铁官营、推恩令等。这些由内外朝制推动的变革有效地帮助汉武帝成为了“千古一帝”。

三公九卿制度和内外朝影响?

汉朝在建立之初承袭秦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三公九卿制度,汉朝最初也是实行了这项制度。

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管理普通民众和其他低阶官员,当皇帝进行决策时必须和丞相讨论,甚至要得到丞相的允许才可以进行,久而久之就影响到了皇帝。

到了西汉中后期,皇帝和丞相之间的矛盾更加深入,此时皇帝为了能够摆脱丞相的辖制,实行了内外朝制度,这项制度使得皇帝进一步的加大了手中的权利,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再次得到加强。

汉武帝时期的内朝外朝与明时期的内阁制有相同之处么?

相同之处 都是 大臣和太监的 合作 汉武帝 宰相掌 外朝 内朝则由太监掌管 而明朝的 内阁制 内阁负责 拟定章程 能否实行 则需要 司礼监 掌印太监的印章盖印 不同处 汉武帝时期 内朝 权力尚在 外朝之上 而明朝内阁制 则 双方 相互牵制 内外朝 参与人数更多而内阁 仅仅就那么四五人.

分封制是内外朝的继承和发展吗?

分封制不是内外朝的继承和发展,分封制是在周朝初期分封姬姓贵族和其他的古帝王之后和殷商的遗民,已达到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而内外朝制度是在西汉时期得到发展的,内朝与外朝相互制约与平衡,内朝是皇帝的决策机构位卑而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政治结构两个特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整体特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君权削弱相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指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选官制度。

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期间 中央采取世卿世禄制度,主要分为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地方上主要是内外服制度后期采取分封制

秦朝自商鞅变法以来中央采取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上废分封、置郡县,选官采取奖励军功,斩敌首级,加官进爵,最多可以晋升八级

汉朝在朝廷设置内外朝政策,地方采取郡国并行制,选官采取察举制度。设置刺史采取推恩令;举孝廉(朱买臣)这导致魏晋南北朝时间达官贵族都是大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朝时期,为了削弱相权,中央采取三省六部制度,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礼部、户部(民部)、工部、刑部、兵部;地方是州郡县后期道州郡县;地方上采取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唐朝跟隋朝一样,三省六部制,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科举制度的人有所放宽,武则天时期设立武举制度,唐朝为了进一步削弱相权,设立临时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

北宋为进一步削弱相权,设立二府三司制度(“二府”为枢密院、政事堂;“三司”为度支、户部、盐铁),增设参知政事、三司、枢密使分别掌管行政、财政和军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对内分权,对外收权)。重视文官,刑不上士大夫;选官科举制

元朝采取中书省一省制度,地方采取行省制度,选官科举制。

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地方废除行省设立三司,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选官八股取士。

清朝三省六部外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选官采取科举制度。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内外朝(内外朝指的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