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春联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呢?从什么时候开始?

春联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呢?从什么时候开始?

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每一一当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对联,红底黑字,鲜明、耀眼,内容吉祥、喜庆,烘托出一派节日气氛,使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春联起源于古代桃符。《山海经》中记载:

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每一当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对联,红底黑字,光鲜、耀眼,内容吉利、喜庆,烘托出一派节日气氛,使千家万户焕然一新。

春联发源于古代桃符。

《山海经》中记载:良久之前,东海有座度塑山,山上有一棵硕大非常的桃树,它有一根拱型树干,曲折到地面,就像一扇大门。山上各种魔鬼都要从此门经由。有神茶、郁垒俩兄弟擅长捉鬼,天帝怕魔鬼扰乱人间,就派神茶郁垒拒守此门。由于桃木是五木之精,属仙木。而且味辛气恶,能避邪御鬼,所之后来人们就用桃木雕成神茶、郁垒的样子挂在门口避邪。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为了省事,就在长二、三尺、宽四、五寸的桃木板上画上神茶和郁垒的形象,下写左郁垒、右神荼来接替雕像,这便是“桃符”。

每一年除了夕晚上将桃符挂上,下一年除了夕再换上新桃符。北宋王安石《元旦日》诗:“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作了形象地描写。

五代时桃符产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开始在桃板上题写些成心义的祝词,来表达美妙的欲望。有史记载的最先的题辞是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也是我国最先的春联。虽然五代时已有了春联,但还没从桃符中独立出来。据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近岁节,街市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

这说明了当时人们还在使用桃符。南宋时,春联开始从桃符中独立出来。

明清时春联开始普及和提高。明太祖朱元璋还时常在除了夕微服出访,观联尽兴。

贴春联在我国农村较为普遍。他们把大门、二门、脚门、厢房门、影壁、灶前、水缸、猪圈、牛栏都要贴上对联,看上去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贴春联从内容到情势都很讲求。内容吉利、喜庆,笔迹工整、美观。如缸联上的“络绎不绝”的“流”字要免去一点写成“流”,表示财源无边。

贴“福”字时要倒过来贴,目的是让人看了说:“福倒(到)了”。

有的还把两扇大门的合缝处贴上一个大“财”字,开门时“财”字扯开,象征着“财门大开”。

综观春联,真是妙语联珠,吉言成串。贴春联的习俗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其内容丰厚,情势多样,不胜枚举。

关于“春联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呢?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内容,朝夕生活(www.30zx.com)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呢?无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您的每一一个留言,和每一一个赞,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分享给身旁的朋友。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春联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呢?从什么时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