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项羽为什么要杀义帝

项羽为什么要杀义帝

很多朋友对于项羽为什么要杀义帝?和项羽为什么要杀了少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义帝塑像

可是他选派的宋义能力手段都太差了,还有自己的私心,接着楚国的势力,和齐国结盟,想把儿子派到齐国当丞相,被项羽抓住私通齐国的把柄果断杀掉,再次将军权夺了回来。然后破釜沉舟大败秦军,解了巨鹿之围,,威震天下,楚王此时完全没有能力与项羽抗衡了。但楚王还是要恶心一下项羽,或者说他是想借力打力,借别人的势制衡项羽,自己好再次火中取栗,于是楚王下了一道指令,先入关中者为王,分化了楚军内部的势力,给项羽找了个对手,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刘邦先入关中,然后鸿门宴,然后项羽分封诸侯,楚王“升级”为义帝。

项羽剧照

何为“义帝”?有两种解释:一是犹如假帝,比如我们称假肢也叫义肢;二是“所尊戴者曰义”,也就是大家把你供起来,还是块招牌。总之不管那种解释,就是彻底把熊心架空了,项羽还把本来属于楚王的都城彭城给占了,将义帝以“帝者居上游”的鬼话,流放到了郴县(今湖南郴州),熊心本不愿前往,于是拖拖拉拉的一路慢行,终于惹恼了项羽,夺军之恨,关中王之仇,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再加上现在秦国已灭,不再需要这块招牌了。于是项羽命令义帝途经之地的三王(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将义帝击杀于途中。十月,英布遣将追杀至郴县,将熊心弑于郴城穷泉傍。

义帝墓

可以说义帝之死,完全符合我国古代权力斗争的规则:胜者王侯败者寇,如果熊心得势,一样不会放过项羽。只不过项羽下手的时机很不好,虽然秦国已灭,但天下大大小小的诸侯王还有一堆,这个时候杀了义帝,只会让其他诸侯王抱团取暖,增加平定天下的难度,甚至给了反对者一个最好的起兵理由。果然刘邦获知熊心死讯,令三军发丧,缟素三日。发檄文布告全国,指斥项羽弑君,大逆不道,天下诸侯群起响应,刘邦得各路大军,共计五十六万人,杀奔彭城,讨伐项羽,揭开三年楚汉之争序幕。

项羽为什么要杀了少帝

第一,尊楚怀王为义帝,这是项羽分封在程序上的需要嘛。没有这么一个合法性的来源,天下的诸侯王怎么来的呢?那第二点,这义帝啊,他还意味着整个天下有了一个共同的宗主,那所有的诸侯国都在同一个政治体里面了。如此一来,秦朝末年那种天下分崩离析的趋势在法理上、至少在法理上就终结了,所以这件事情意义很大啊。

但是很奇怪,这项羽啊给义帝的待遇却很差。按照汉代文献的说法,项羽把义帝迁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郴,就是现在的湖南省郴州市。郴这地方,差不多是湖南省的最南端,你去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啊。那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蛮荒之地,没有开发嘛。

你想啊,在项羽分封的那么多诸侯王当中,就连最南边的衡山王的都城,都在今天的湖北黄冈,而项羽却把义帝、天下共主南迁到了距离黄冈南边还有千里之遥的郴,今天的郴州。待遇差也就算了,分封没到一年,他干脆还把这个义帝还给杀了。

考虑到我们前面讲的楚怀王的重要性,你可能会觉得,这项羽不够明智啊:把义帝迁到蛮荒之地的郴,就等于是把义帝扔出了他的分封体系;而后来呢,杀了义帝,这就等于是把那个名义上的合法性来源都给否定了。

这么做很蠢啊,说不通啊。前面几讲听下来,相信你也得承认:项羽这个人在设计他的分封体系的时候,那个政治思路非常缜密的。他不是没有政治头脑的人,那为什么在处理义帝这个核心要素的时候,却表现得这么鲁莽,甚至是愚蠢呢?

让义帝当个表率

汉代的文献虽然记载了项羽对义帝的这些安排,但是没有说清楚背后的原因。那下面呢,我们就基于有限的史料,来推论一下:项羽为什么要把义帝迁到郴这个地方,为什么后来又要杀了他。

那项羽是什么时候把义帝迁移到郴呢?史料记载,是公元前206年的四月份。这个时间点很重要,为啥?因为这说明,是在分封完毕之后,项羽才开始考虑怎么安置义帝的。

那项羽公开说的理由是,“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这是《史记》里面的记载啦。意思是说,古代的帝王,即使拥有上千里的土地,自己的住所也一定是河流的上游。那义帝嘛,既然你原本是楚王,那你就应该住在楚国境内湘江的上游啊,那可不就是郴这个地方吗?条件虽然差了一点,地方虽然远了一点,但是符合您的身份啊。挪动挪动吧您呢。这是项羽的话。

这个理由当然是很扯啦。那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饶胜文老师的推测是,义帝他必须得挪地儿,他要是不挪,那其他的那些诸侯王就会有样学样,他也不挪,所以您得当个表率。

项羽分封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原来的那些诸侯王、靠血统上位的那些诸侯王,对不起,虽然你们还是王,但是换个封号,还要换个地盘,怎么换呢?把你们的地盘往边上挪,那中间空下来的地盘给谁呢?给在战场上立过功的人嘛。所以,义帝率先挪地儿,就是给其他的这些要挪地盘的诸侯王当个榜样。

请注意啊,这不完全是饶胜文老师的推测。当时的韩信也是这么看的。当时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之后,他对刘邦有这么一番分析。他说你看,这项羽带头把义帝从彭城挪走,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啦,那些将领们才能跟着把旧王们从原地盘上挪走。这是韩信的分析。

当时在齐国发生的一件事儿可以侧面印证韩信的这个判断。

那年五月份,项羽封的新齐王去齐这个地方去当王,我要上任啊 。那原来的那个齐王的相国说,你谁啊?不认识你。然后生生地就给赶走了。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月,到了后来的六月,原来的齐王田市还是听从项羽的分封,乖乖地去即墨,就是今天山东即墨那个地方,当了他的胶东王,这胶东王就是项羽新封的。

你看,挪地儿了吧?很乖吧?这很奇怪啊。新齐王不是被你赶跑了吗?你已经让他滚了,这旧齐王田市为什么还要听项羽的话,跑去即墨当胶东王呢?很显然,这中间发生的事儿,就是楚怀王挪地儿的这个动向影响了他嘛。连楚怀王都被项羽弄走了,你这个齐王你还敢不走吗?

瓦解义帝的班底

项羽非要让义帝走人,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为啥?就是义帝身边肯定还是有一些班底的嘛。你想,项羽带兵打仗,在前方,义帝在后方,待在彭城、徐州。那前方项羽是老大,后方义帝就是老大。老大嘛身边肯定多少是有一些小弟的。

让义帝走人,这些小弟自然也就从义帝的系统里面被剥离了嘛。谁愿意跟他去南方还没开发的郴州去受苦呢?所以项羽是四月份派人去迁的义帝,但是义帝应该是过了一段时间才走的,估计也就是五、六月份吧。

有意思的是,《史记·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里面针对这个局面都说了一句话,说针对义帝啊,“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从这句话看,我们展开一下想象,应该是项羽通过什么施压呀、策反呐,让怀王的那些追随者被瓦解掉啦。

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史料中,当时的临江王共敖,还有大将陈婴和叔孙通,以前都是追随怀王的,都是怀王的班底啊,后来才跟的项羽。“其群臣稍稍背叛之”应该指的就是这些人。义帝大概是看到大势已去,这才不情不愿离开了彭城。

那项羽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啊?既能避免与义帝公开决裂,又可以让义帝脱离自己原先的社会基础,把他跟潜在的支持者隔离开来。这就把他对项羽分封体系的破坏性、威胁性都降到了最低嘛。

四王联手

好了,既然迁走义帝这招能达成这么多目的,项羽为什么后来又要杀他呢?史料记载,他还不是自己派亲信去杀的,而是暗中指使当时的衡山王、临江王和九江王在长江上劫杀义帝。

请注意啊,几条史料都在说,项羽“阴令”杀义帝。这“阴令”的阴,是暗地的意思,暗地里下命令。也就是说,不是公开杀,而是制造盗贼劫杀这一类的事故假象。那既然是“阴令”,是秘密地干,那知道的人就应该是越少越好,为什么项羽还要让三个王都参加这件事呢?你想,那个时候的通讯条件,通知了三个王,再加上传令的,不定多少人知道。

这说明啊:即使是私下干,项羽也不打算独自背锅,他要多绑几个人上他的贼船。那请问什么样的人能上这一班贼船呢?当然是大家利益一致嘛,面对一样的挑战嘛,这个时候才能联手干一件不光彩的事儿嘛。

那是什么挑战呢?我们只能推测。合理的推测是这样的:就是楚怀王拒绝义帝这个身份,坚持自己:我还是楚怀王,我不是什么义帝。

那你想啊,参与谋杀义帝的三个王,衡山王、临江王、九江王,再加上项羽,这四个人,他们共同的身份是什么?就是分封在原来楚国境内的所有的诸侯王嘛。如果这个熊心,他就是坚持我是楚怀王,那么,原来楚国境内就不可能再封王啊,封在原楚国境内的四个王就不合法啊 。

这可能就是这四个王共同面临的那个挑战。本来这种事,越秘密越好,但是我一个人干,我手上沾血,你们都得利?那不行,大家手上都得沾点儿血。所以,这哥儿几个就得联手。

半路截杀

好了,说到这,又冒出来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选在这一年的八月份,尤其是在义帝动身去郴州的路上去杀他?你不觉得吗?这个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非常的蹊跷。

如果这位熊心、就是楚怀王从此就去了郴那个地方,老老实实当他的义帝,项羽不一定要杀他的。而且,假如项羽是从一开始就憋着坏,要打算杀他,那何必不把他留在彭城呢?控制在自己手里呢?想杀他不是随时都有机会吗?为什么要选在路上下手呢?在路上,消息容易走漏,也很容易被他逃掉啊。

所以你看,这个地方,还需要一个推测。饶胜文老师给出了一个合理的推测,什么啊?就是离开彭城上路的这位熊心熊大人,他肯定是一边在路上走,一边各种不服,一边各种散布:啊,我就是楚怀王,我才不当什么义帝呢。好了,政治影响不断地在扩散。所以呀,等到了八月,项羽已经不能再容忍了,必须要除掉他了。

好了,如果我们再考虑到这个时候天下时局的发展,就更容易理解项羽为什么这么做了。

到了八月份,这个时候天下形势已经变得非常复杂:项羽新封的什么胶东王、济北王都被原来齐国的国相给杀了。你看,局势不稳了吧?但是,更要命的是,刘邦杀回来了啊。

公元前206年的四月,刘邦不是去了汉中吗?当他的汉王。去的时候呢,还把栈道给烧了,那意思啊,我不打算回来了啊。就这么做了一番姿态表示之后,仅仅四个月,到了八月份,这刘邦就杀回来了,杀回了关中,把负责看住他的那位章邯打得大败。所以项羽精心算计的分封体系,仅仅四个月就遭到了这么巨大的挑战。

好了,我们再回到这一讲我们的核心啊,我们讲那个楚怀王熊心。如果这个熊心还是一路公开宣扬:啊,我是楚怀王,我不是什么义帝。那么,不但项羽的分封体系不合法,就连他西楚霸王的身份也不合法。于是啊,项羽决定除掉这个坚持认为自己是楚怀王的人。

而且,半路截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项羽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可以声称,这只是义帝遭遇盗匪而遇难嘛。人死了,但是这个位置还是在的。项羽的分封体系在法理上就仍然成立啊。项羽这个时候只需要再替补一个义帝就可以了。

小结

好,让我们再回头来复原一下项羽杀义帝的大概过程。请注意啊,以下讲的是推测。

项羽分封,尊怀王熊心为义帝,但是熊心呢坚持认为自己还是楚怀王,这对项羽分封体系的执行就构成了障碍;于是呢,项羽先把被称作义帝的熊心迁出彭城,随着形势的变化,最后决定把他劫杀于江南。这是饶胜文老师根据散碎的史料,做出的一种谨慎的推论。

你发现没有,到了这个时候,天下的政治格局又变啦,虽然只过去了几个月。义帝这么一死,项羽代表的新崛起的武力,和传统的血缘合法性之间那种本来就很脆弱的平衡关系这就又断了。所以政治格局又飞速地向下一个阶段去演化。

楚汉战争很快就开打,之后不到四年,项羽就战败、就自杀了。所以,我们很关心这个问题啊,为什么项羽失败得这么快呢?他的分封体系怎么就崩溃得这么迅速呢?

项羽杀义帝体现了什么性格特点

项羽拥有胆大心细,善用时机的英勇果敢的精神。当时,杀宋义从项羽的主观情感上是必要的,从客观的形势来看,杀宋义是为了解决当时的起义军的燃眉之急。

项羽矫王命,杀宋义,夺兵权,充分地显示了他的果断。

而且,项羽不仅敢杀宋义,而且在杀宋义之前向广大受冻挨饿的士兵们宣布其罪行,为自己的行动充分制造了舆论。

杀宋义之后,项羽矫王命,并捏造了宋义谋反的事实,证实了他杀宋义的合理性,由此可以看出项羽的为人并不是粗枝大叶的,而是蛮有心计的,敢于当机立断的。

项羽一生做过哪三件错事

错放刘邦、错逐范增、错杀义帝。

鸿门宴上,项羽没有听从范增的意见,放走了赴宴的刘邦,导致最终机会的丧失。

鸿门宴后,项羽跟头号谋士范增之间产生矛盾,从而中了陈平的反间计 把范增驱逐。

义帝作为他权势、地位合法性的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惜项羽没有采取、明智的做法,合理发挥义帝的作用,发而把义帝流放并且杀死,也导致自己的最终失败。

义帝和项羽是什么关系

义帝和项羽表面上是君臣关系。

楚义帝就是秦末的时候,被抗秦势力竖起的旗帜,从陈胜吴广到项羽(项籍字羽),他们都是打着【楚国】复国的旗帜,楚义帝,名熊心,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槐的孙子,被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等拥立为王,仍号“楚怀王”,,汉元年(前206年)二月,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就是秦末群雄逐鹿的项梁、项羽、刘邦名义上的君主,后来被项羽弄死了。

项羽最得意时犯下的错误

1、鸿门宴不采用范增的建议,错放刘邦2、屠城,失民心3、杀义帝楚怀王,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被动,让刘邦能高举正义之旗,号召天下共伐弑君之臣4、择霸业,分封不当,为自己埋下隐患5、在垓下之战,不应“快战”而应决战或许还能战胜

关于项羽杀义帝体现了什么性格特点?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项羽为什么要杀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