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运动旅行 » 探秘云南大理诺邓古村:千年盐都的古今传奇

探秘云南大理诺邓古村:千年盐都的古今传奇

探秘云南大理诺邓古村:千年盐都的古今传奇

总有些地点,与我们内心世界紧密相连。或许它们绚丽夺目,或许荒凉寂寥,或许令人心旷神怡,或许满目苍茫;或许让人心境平和,或许让人感慨万千。这些地点之一便是云南的大理。大理,这片土地上生长着美丽与古朴,孕育着梦幻,是一片人间的净土,承载着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最纯净的东西。

在云南群山环绕之中,有一个千年的白族村落——诺邓古村,位于大理州的云龙县。这个古村形成于南诏国时期,至今仍沿袭着“诺邓”这一村名,千百年来未曾改变。“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至于为何取此名,并无详细记载,不得而知。

从大理出发,前往诺邓古村约需三个多小时车程。游览这座白族古村落,需穿梭于高低错落的街巷,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诺邓曾因制盐而繁荣一时,自汉武帝开辟滇地以来,这里因盛产优质井盐而设立郡县。诺邓还是明清时期连接腾冲、缅甸以及西藏、大理、保山等地的“盐马古道”枢纽,重视教育与儒家文化,村内建有孔庙和文昌阁。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时代的到来,诺邓的盐业辉煌不再,逐渐衰落,回归宁静,渐渐被世人遗忘。

时至今日,诺邓古村再次因盐而声名鹊起。优质的盐才能腌制出美味的火腿,诺邓火腿因《舌尖上的中国》长达六分钟的精彩报道而声名远播,诺邓古村也因此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初到诺邓,我被其迷人的风貌所震撼,这使我想起了清代云龙知州王泭对诺邓的描绘:“崇山环抱,诺水当前,管重密植,烟火百家,皆傍山构舍,高低起伏,差错不齐,如台焉,如榭焉,一瞩而尽在眼前。”

房屋鳞次栉比,依山而建,古道由石头铺就,繁花掩映,古树参天,与史料中所描绘的景象如出一辙。在这里,古朴、古风古韵无处不在,没有过度开发的古街,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只有需要爬坡的石阶,以及常见的“交通工具”骡子。进村时,我见到一对游客因行李较多而雇佣骡子驮运,登石阶而上,耳边传来清脆悦耳的铃铛声。

在观景台上远眺诺邓,诺邓河自东北蜿蜒而来,在与澜沧江支流交汇处绕了一个“S”型大弯,形成了“太极锁水”的奇妙景观,竟与村内玉皇阁的“八卦图”相呼应,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村子不大,五条主干道和一些纵横交错的小巷,村宅依主道傍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村内的古建筑众多,精致小巧,高大繁复的门檐,雕刻的围栏,每一处都透露着古老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千年来马帮、盐灶、村民之间的故事。

在村口,我有幸遇到一位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姓杨,他是这里的文化讲解员。跟随杨老师,我开启了一段诺邓文化之旅,他用朴实的言语、历史典故和人文故事,让我全面了解诺邓的历史文化。一下午的时间,我们从东村头走到西村尾,意犹未尽。

我们先参观了拥有1000年历史的古盐井遗址,听着杨老师的描述,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曾经繁华的年代,感受到忙碌的盐井、络绎不绝的工人和繁忙的盐马古道。随后,我们登高走访了一户村民家,发现这里的民居具有古代江南四合院的韵味,院落正房与厢房高低错落,形成了层层递接的“四滴水”或“五滴水”结构,朱漆的门窗、雕刻精美的围栏,每一处都显得十分精致,尽管岁月流逝,却依然不减当年风采。

离开村民家后,我们见到了村里的标志性“大青树”,参观了提举司衙门,这里曾在明代管理诺邓井、山井、师井等5口盐井。接着,我们拾级而上,大约走了10几分钟,便到达了棂星门,木牌坊两面的匾额上分别写着“起风”和“腾蛟”。穿过棂星门,我们参观了文庙、玉皇阁和武庙等古代建筑。

诺邓文庙是滇西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孔庙,整座建筑古朴庄严。这里的孔子像与其他地区的不同,大殿里的孔子像为和蔼可亲的“布衣孔子”。诺邓只是一个因盐而盛的村落,却建有孔庙,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当时朝廷的一个特例。令人意外的是,孔庙旁还有一座供奉关公的武庙,实现了“文武并列”。据杨老师介绍,我终于明白诺邓为何会建有孔庙:古代诺邓读书风气浓厚,历史上曾先后出过秀才200多人,贡生40余人,举人进士不计其数,又因为当地人淳朴,故而修建了“布衣孔子”像。

玉皇阁是整个村落中最值得一看的建筑,是一座古老的重檐歇山顶建筑,重檐结构在古代一般只用于皇家建筑或皇家御赐建筑。大殿顶层藻井拼绘的二十八星宿图和八卦阵是其主要看点。

诺邓还有许多其他古建筑,如提举司、盐局、万寿宫、龙王庙、贡爷院、一颗印等等,每一处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等待着您来探索与发现。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探秘云南大理诺邓古村:千年盐都的古今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