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西汉历史概述

西汉历史概述

西汉历史概述

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作为秦朝之后的中国中央王朝,由汉高祖刘邦创立,定都长安,历经十一代十二帝,长达210年,史称“前汉”,亦被称为“西京”。在反抗秦朝的斗争中,刘邦与项羽分别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秦朝灭亡后,刘邦在楚汉争霸中战胜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西汉初期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文景二帝鼓励农耕,减轻赋税,削弱诸侯王势力,使得社会经济迅速复苏,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人口增长,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政策,加强中央集权,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对外扩张领土,东至朝鲜,南至越南,西至葱岭,北至阴山,奠定了汉地基本范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开创了汉武盛世。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息兵养民,恢复国力。汉宣帝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国力达到极盛,史称“昭宣中兴”。

然而,汉元帝继位后,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西汉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王莽废黜孺子婴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沿袭秦朝的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国制,后又出现刺史制度。此时,牛耕和铁器普及。西汉时期,华夏民族的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形成,中国人与汉人画上等号。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黄金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成就辉煌,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使中国成为当时的强国。

项羽封刘邦为“巴蜀汉中四十一县”的汉王,刘邦称帝后以封国名为国号,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东汉都城洛阳的西边,故称“西汉”,又称“前汉”。西汉的都城长安与东汉的都城洛阳相对地理方位一西一东,故长安称为“西京”,洛阳称为“东京”。两都城分别是西汉和东汉的政治中心,因此西汉也被称为“西京”,东汉被称为“东京”。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和项羽趁机崛起。项梁立楚王的后代为楚怀王(后改为楚义帝),各自举兵讨伐暴秦。刘邦于前207年12月率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据秦都咸阳。项羽未实现“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后退军霸上。此后,项羽掌握大权,建立西楚,分封诸侯,立楚怀王为楚义帝,自封“西楚霸王”。将刘邦封在巴、蜀、汉中地,将刘邦的封国国号定为汉。前206年八月,因楚义帝被项羽所弑,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虽然前期屡遭挫折,但刘邦知人善任,重用韩信、张良、萧何等人才,最终在垓下战役中获胜,项羽自刎乌江,西楚覆灭。

前202年二月,刘邦在汜水之北的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称帝,建国号为汉。刘邦最初定都洛阳,但在娄敬和张良的建议下,决定迁都关中。由于咸阳宫在战乱中受损,刘邦先在秦国旧都栎阳暂居,同时命少府阳城延在原秦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乡修建新城,至汉高祖七年(前200年)二月,新城建成,刘邦正式迁往长安。

西汉建立后,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恢复经济。刘邦称帝后实行“郡国制”,郡县和封国并存,中央实行三公制,地方实行分封制。对内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对外和亲匈奴,维护边境和平。这些政策有效恢复了经济,但也导致了一些问题,如土地兼并和匈奴侵扰。刘邦晚年对异姓诸侯王产生猜忌,韩信、彭越、英布等相继被铲除,取而代之的是刘姓诸侯王。刘邦曾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前195年,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受伤,不治身亡。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汉惠帝继位。文景之治期间,文帝和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耕,减轻赋税,削弱诸侯王势力,使得社会经济迅速复苏,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人口增长,史称“文景之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西汉历史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