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苏武牧羊:如何在异国他乡坚守民族气节?

苏武牧羊:如何在异国他乡坚守民族气节?

苏武牧羊:如何在异国他乡坚守民族气节?

原文: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其背后蕴含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力量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那么,苏武是如何在异国他乡保持如此高尚的民族气节的呢?在他流放的19年里,他结识了一位匈奴女子,并与她结婚生子。那么,在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他是如何邂逅这位美丽女子的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苏武出使匈奴时,两国间的紧张关系已十分严重。尽管双方未发生大规模冲突,但紧张情绪难以忽视。双方甚至到了扣押使者的地步,匈奴留下了汉朝的使者郭吉、路充国等人,而汉朝也扣留了匈奴的使者。在这种情况下,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解实际上非常脆弱,双方之间缺乏相互信任,这也为苏武使团后来发生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为了汉匈两国的友好,汉武帝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率领使团护送被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回国,并赠送单于一些礼物以示回应。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常惠等人一起前往,还临时招募了一百多名士卒和斥候。

苏武出生于公元前140年,是汉朝郡守苏建的儿子。他的父亲曾是大将军卫青的随从,据传闻,苏建还亲自向史学家司马迁口述了关于大将军卫青的事迹,这可能成为《史记》中有关卫青的重要来源之一。苏武凭借着家族背景和自身才能,顺利地进入了官场,成为了汉武帝的随从,被任命为郎中。苏武很会处事,情商也很高,因此很快就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并被派遣掌管马厩。他的职位和吴承恩笔下孙悟空的第一个官职——弼马温差不多。汉武帝认识到苏武的才能和忠诚,于是派遣他出使匈奴,这也是苏武一生的转折点。

苏武一行到达匈奴后,将带来的财宝献给了单于,并表达了汉武帝希望与匈奴和平相处的善意。然而,他们大失所望,因为新单于表现出傲慢无礼,与汉朝的期望完全不符。就在苏武一行准备返回汉朝时,匈奴内部发生了内乱。有人企图劫持单于的母亲投降汉朝。其中一人名叫虞常,曾与汉朝副使张胜相识,于是他联系了张胜寻求帮助,并得到了同意。然而,就在他们行动前一天,有人泄露了消息。单于派兵镇压,大部分人被杀,虞常被俘,同时也供出了张胜。单于听说汉朝的使节参与其中,非常生气,派人来责问苏武。起初苏武并不知情,后来从张胜口中得知事情的经过。于是苏武说:“我辜负了朝廷的使命。”并试图自杀。其他人吓坏了,将他抱上车,召来医生抢救。苏武半天后才苏醒过来。单于认为苏武有气节,每天派人来询问他的伤情,但却抓捕了张胜。苏武伤愈后,单于召集众人审判此事。单于先杀了虞常,然后说:“汉朝副使张胜也参与了谋反,应该处以死刑。但如果投降匈奴,可免于死罪。”张胜于是投降了。单于又说:“汉朝正使也有罪,应受牵连。”苏武反驳道:“我根本没有参与,也与他们无亲无故,凭什么要连累到我?”于是单于命令手下举剑,假装要杀苏武,而苏武一动不动。之前投降匈奴的一个叫卫律的人劝苏武说:“我也曾是汉朝的侯爵,后来投降匈奴,单于对我很好,封我为王,麾下拥有数万人,我的牛羊遍野。如果你今天投降,明天你也能享受荣华富贵。”苏武回答说:“你本是大汉的臣子,皇帝封你为侯,你却不顾朝廷的恩情,出卖主人求取荣耀,投降野蛮民族。我再也不愿见到你这样的人。”

单于曾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来招降苏武,然而苏武坚决地拒绝了。面对匈奴的劝说无效,匈奴决定采取酷刑。那时正值严寒的冬季,大雪纷飞。单于命令人将苏武关进一个露天的地穴,断绝了食物和水的供应,希望这样能够改变苏武的信念。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穴中遭受着折磨。口渴时,他用雪来解渴;饥饿时,他咀嚼身上穿的羊皮袄;寒冷时,他蜷缩在角落里与羊皮袄取暖。经过多日的折磨,单于发现即使苏武濒临死亡,仍然没有屈服的迹象,只好释放了他。单于意识到无论用软的还是硬的手段,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起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掉他,也不愿意把他放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将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附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苏武牧羊:如何在异国他乡坚守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