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科普知识 » 核聚变竞赛:中美争夺能源科技的未来

核聚变竞赛:中美争夺能源科技的未来

《核聚变竞赛:中美争夺能源科技的未来》

核聚变能被视为人类能源的未来,各国纷纷投身于这一前沿科技的研究。当前,可控核聚变技术主要集中在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两大方向,特别是低聚变起点的氢元素同位素氘(D)与氚(T)的聚变反应。在这一领域,中美两国均有所涉猎,并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美国在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曾投入巨资,但始终未能实现重大突破。如今,美国正大力推动激光聚变技术的发展,如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NIF)便是其中的代表。该装置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的激光光学系统,能够将巨大的能量聚焦至一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聚变装置。尽管在2022年12月,LLNL宣布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实际应用已经触手可及。事实上,整个装置的运行能耗远超激光能量,且聚变过程仅能维持短暂时间。

中国在磁约束聚变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尤其是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全超导体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EAST),已成功实现1.6亿摄氏度20秒、7000万摄氏度1056秒的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尽管EAST创造了这些记录,但在等离子体并未实现聚变点火。在激光聚变技术方面,中国通过“神光”计划进行了深入布局,研究成果仅次于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国和美国的托卡马克研究外,德国和日本等国也在积极发展仿星器技术。尽管仿星器在理论上更具优势,但其研发难度同样巨大。目前,中国已开始对仿星器进行研究,相关装置正处于建设阶段。

此外,由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ITER计划,旨在建造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然而,由于种种复杂原因,该计划的进展并不顺利,预计要到2035年才能投入运行。

总的来说,尽管中美等国家和组织已在核聚变研究上投入大量资源并取得一定成果,但要实现稳定运行和聚变点火仍面临巨大挑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可控核聚变技术可能仍将停留在实验阶段,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场核聚变技术的竞赛中,中美两国究竟谁能率先取得突破,引领能源科技的未来,仍需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核聚变竞赛:中美争夺能源科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