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相当霸气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相当霸气

说起护照,这一直是现代国际敏感的问题。

在电影《万里归途》中,当张译拿出那张中国护照时,很多观众都不由感慨,吾等生于华夏,当真为命中之幸。

很多朋友都认为,自1949年开国之后,我国才开始和其他的国家有了更为密切的交流,正规的护照也就从那个年代诞生。

说法是没有什么错误,但实际上我国的护照是有前身的!

华夏护照的历史以及外交活动源头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利,华夏统治者们的目光大多聚集在中原大陆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生存的茫茫荒漠以及草原上。

他们对之外的疆土没有什么兴趣,也就是成吉思汗这样的战争狂人一路打到欧洲,过程几乎可以用一路平推来形容。

战争算不得是外交活动,但肯定算是战争经验和技术上的“交流”。

那么我国开始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第一次传统的外交活动?

这些参与外交的人,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证明自己的身份?

第一次传统外交活动,并且有详细记载的,应该就是张骞出使西域大月氏,开创丝绸之路的壮举。

公元前138年,张骞接到汉武帝的命令,出使西域大月氏,让大月氏和汉朝一同夹击匈奴。

我们在很多电视剧中,看那些出使他国的使节,手中都会持有一根长长的棍子。

上面会有一些装饰,看上去非常有型。

这根棍子在西汉时期被称之为“节”,用竹子制成,长度大概为1.8米,上面绑红色牦牛的尾巴毛。

而这个形象其实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

可以说“节”,就是古代春秋时期到汉朝外交官的标准装备。

等到了宋朝,“节”变成了“关引”和“符牌”。

道具开始变小了,元朝时期太过于混乱,出现了“腰牌”护照。

但实际上使用的并不是很多,毕竟国内很乱,统治者大多数很败家,根本顾不上所谓的外交。

等到明朝开始出现“通关文牒”,到了清朝时期才开始有“护照”一词的概念出现。

如果要追寻到国内外交的道具,其实在夏商西周时期就出现了“牙璋”和“圭璋”,算是铜器制品。

总的来说,就是从青铜器变成了竹子长杖,再变成了小巧很多的竹片制品,变成了稍带工艺水平的牌子。

到了明朝清朝变成了一张纸,最后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护照小本本。

清朝护照的诞生和样式

清朝的历史前中期是光辉的,晚期是屈辱且凄惨的。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晚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清朝的第一本护照诞生于1689年,主要颁发给需要出差到国外的那些官员。

之所以当时要出国,就是因为中俄战争的爆发。

这场战争在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从结果上看,我们确实赢下了战争,但却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战争之后便是旷日持久的谈判,为了能够方便清朝外交人员出国,便在那一年发布了“信函式集体护照”。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用于让清朝政府外交人员们共同出国,证明身份的护照。

当时的清朝还有和列强们谈判的资本,军事差距并没有拉开很大,但这样的情况在鸦片战争之后就彻底被打破了。

西方列强们在进攻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难度,前线战士出生入死,后方朝廷内斗不断。

各路王爷甚至和洋人建立友好的关系,用钱买西洋货,不顾清朝百姓的死活,从根子里都烂透了。

一系列屈辱的条约签订后,唯一的好处就是搭建了与西方国家贸易的大通路,双方来往人员开始不断增加。

这时候之前的集体护照就开始顶不住了,毕竟需求量太大,个人护照也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诞生了。

除了商贸需求之外,更多看清了统治者无能的清朝国民,也开始有了到国外打工的想法。

恰逢当时美国西方动工,国家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到清朝招工,也算是掀起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出国打工的热潮。

当时护照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地游历护照,是专门给洋人使用的。

没有护照的就不允许下船进入清朝陆地境内,因为对洋人的防范心极重,对于这种护照的查验工作是极为严格的。

第二种护照就是华工护照,是专门为大清百姓提供的。

如果想要去到国外工作,那就必须办理这本护照,之后才有资格去到国外。

虽然远离家乡去到国外工作是一件看上去有点悲情色彩的事情。

但从薪资水平上去看,当时去到美国工作的大清百姓基本上在之后都完成了快速富裕的成就。

有的在赚到了足够的劳务费用后,在美国开展了自己的企业,做起了大清和美国以及西方各国的货物贸易工作。

还有的则是开了饭馆,将中华美食传播向世界各地,将其发扬光大。

对比当时还留在清朝的百姓,他们的生活可以说完成了质的飞跃。

那么留在内地的大清百姓,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笔者给大家形容一下当时京城街头的景象。

很多百姓跪在街头,女儿跪在身边,标价清楚,通过卖女儿的方式去获得金钱,赚取买米买面的钱。

这种生意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在贩卖人口,是大清律条并不允许的。

可是当时被打蔫儿的清朝统治者们并不管这些,国破家亡这种事情在他们眼中仿佛并不重要,只要自己的日子过得舒服就行了。

除此之外还有倒在街头,吸食鸦片的瘾君子,很多商务贸易都充斥着洋人的影子,被洋人控制接管。

之前说过,这个国家从根本就已经被腐蚀了,在此状态下的大清子民深受其害。

但是他们对出国务工这件事内心还是把不稳。

一是恐惧,二是不想离开家人和故乡,殊不知当时他们面临着一次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

很多在美国以及欧洲的游子在赚了足够多的金钱之后,想要回国。

但是国家进入民国时代,他们担心回国之后就要面临无限的战乱。

随后二战爆发,日本入侵中国东三省,他们只能将自己归国的理想再次按捺。

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已经在外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们的后代最终在建国时期才完成了祖上的遗愿,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乡。

但也有一些则是对政府失望透顶,再也没有回来过。

我们继续说回护照,既然有这个东西,那必然有实物存在。

那是一张体积对比现在护照小本本而言,显得有些庞大的纸张,长度为87厘米,宽度为56厘米,看上去就像是一张报纸。

然而这么大的一张纸,上面却没有给到照片。

其原因就是当时的拍照技术并不发达,如果让画师去画,面对当时庞大的出国务工人口,哪怕把全国的画师都请来,那都是来不及画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护照上只书写了对人物面貌的描述词句,比较考验当时发放护照的官员。

当时专业的发防护照的机构并不存在,大家都要去总理衙门去办理,但也可以去到海外的中国领事馆办理。

特别是上海的租界,是当时办理护照的集中地点之一。

除了对人物的描述之外,护照上还写了27个字:持照者为我大清之子民,仰沿途地方关卡允许通行,切勿任加滞阻。

这句话听上去仿佛当时的大清子民拿出这张护照之后就可以在国外横着走一般,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在这27个字背后,隐藏着的,是晚清政府的“虚张声势”。

27个字的悲情

在屈辱的晚清时代,我国人口向外流失严重,国家统治者和王爷们只顾着自己捞钱,国家朝着灭亡的方向不断发展。

百姓们每天畏惧着第二天可能会出现的街头乱象,各地军阀已经蠢蠢欲动,等不及要将国家推翻,到时候战争将会席卷华夏大地。

也许他们会面临强制征兵以及各种不平等的劳役合同。

无数人选择逃离清朝,去到国外。

就是因为晚清统治阶级的不思进取以及胆小畏战。

曾国藩扛着自己的棺材誓死保卫祖国疆土,统治者们却认为他是一个异类,在其光辉国威之后却在其回来之后给他小鞋穿。

拥有如此领导者,一个国家岂能不灭亡?

这27个字看上去威风洋溢,但实际上就是清朝政府的虚张声势。

去到国外的华人劳工们受到了外国人的欺辱,却因为在他人屋檐下不敢作声。

最初期的劳工虽然能够拿到工钱,却总是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坚毅是存在的。

他们从一开始被欺辱,到大家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互相保护,在外国当地形成了华人力量。

这不是统治者的功劳,而是这些外出务工的华人,自己创造的成就。

若是国家强大,他们又何必远走他乡,看人眼色,一直到白头,却只能隔岸思乡呢?

如今的中国,才是真的硬气,不论在经济、军事、科技方面,我国所收获的成绩都可谓是名列前茅。

在非洲以及中东等战乱区域,当外出务工的国民遭受危险的时候,只需要掏出一本中国的护照,便能够收获一份安全。

几百年的时间,我们被其他国家瞧不起。

要知道曾经这些国家在明朝来访华夏的时候,那都是毕恭毕敬,生怕得罪了我们。

所谓强大的葡萄牙海军在快要经过华夏海域的时候,都选择了掉头,就连中国当时的海盗汪直甚至都硬气得很。

葡萄牙人当时掏出的火器,在设计精妙的程度上,完全无法和明朝相提并论。

明明拥有这么大的优势,清朝初期发展也足够快速,创造了康乾盛世。

然而时间转移到了晚清,一位一群没有骨气的领导人和官员,最终将这大好局面葬送,让百姓深受其苦。

结语

27个霸气的大字?那真是可笑至极的见证!

当时的晚清政府面对外来侵略者可谓是毫无骨气可言。

如此多屈辱的条款,一直到现在都有诸多疆土没有被收复,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那些在外受苦的华人劳工,他们几乎等同于没有国家帮助他们挺直自己的脊梁骨,只能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才能够生存。

其中有多少人在国外不明不白的离世,又有多少人想回家却永远都无法站上那片背负着乡愁的甲板?

这就是晚清,没有尊严和骨气的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相当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