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84年贺子珍去世,上海市委不知道怎么安排葬礼,邓小平三句话定调

84年贺子珍去世,上海市委不知道怎么安排葬礼,邓小平三句话定调

前言

1984年,贺子珍因病不幸去世,上海市委不知道怎么安排葬礼。

不开追悼会吧,有点低调,与贺子珍地位不符。开追悼会吧,又怕太高调,让人说闲话。

邓小平知道这事后,三句话直接定调。

那么,最后有没有开追悼会?邓公究竟说了哪三句话?

想了解这些故事,还请各位往下看。

葬在北京

邓公第一句话是:贺子珍务必安葬在北京。

人死后,落叶归根。北京,就是贺子珍的根。就是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要求,竟让贺子珍的女儿李敏痛哭落泪。究其原因,还要回到四十七年前。

1937年,贺子珍去苏联治病,与毛主席分开。

此后十年里,两人一个在苏联,一个在中国。一个在书本中寻求救国真理,一个在实践中探索复兴之路。

这十年里,毛主席没有忘记夫妻情谊,帮贺子珍照顾远在家乡的亲人,可谓情深似海。

1947年,在王稼祥和罗荣桓帮助下,贺子珍带着女儿李敏,回到祖国怀抱。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贺子珍回国后第一个想见的人,就是毛主席。

1949年,沈阳,贺子珍坐上火车,准备去北京见毛主席。

贺子珍从未想过,与毛主席这一别,竟然是十年。

这十年发生了很多事,日本侵略者被打跑,国内形势一片大好,新中国马上要建立。

“有毛主席这样的伟人,中国一定会富强!”

火车上,贺子珍激动落泪,想起二十年前,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

1927年,贺子珍与毛主席相识,两人随后相恋、结婚。

1927年-1937年是毛主席起起落落的十年,他先是被王明错误批判,撤销职务,随后在遵义东山再起,带领红军开启长征。

这十年,是贺子珍守护在毛主席身边的十年。不管毛主席地位如何,受到什么打压,她都不离不弃。

火车很快就到北京,贺子珍马上就要见到毛主席,但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贺大姐,中央觉得您去上海比较好,您看…”

“我明白了,能不能让我等会下车?我再看眼北京的方向,一眼就好。”

不久,贺子珍来到上海,在市委组织部工作。

北京有毛主席,北京就是贺子珍的根。贺子珍第一次去北京的计划,就这样失败了。

在上海,贺子珍认真工作,勤俭朴素,没有一点架子。

1949年底,毛主席将李敏接到自己旁边,生活学习。李敏成为一座桥梁,连接毛主席与贺子珍,连接爸爸和妈妈。

贺子珍多次表达想去北京的愿望,毛主席得知后,给她写了封信:

“李敏在北京很好,个子越来越高,模样越来越漂亮,有你当年的样子。

自你回国后,我很想同你一叙,但因工作繁忙,实在抽不开身。

你在上海一定要以工作为先,大局为重,不可被私人感情,乱掉手脚。”

贺子珍看完信后,十分激动,万千情绪化作泪水,如大雨倾盆而下。

“北京我不去了,谢谢毛主席点拨,我一定以工作为重!”

贺子珍再也没提过去北京的事,可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北京。

李敏每次回上海,毛主席都会给她装一包土特产;每次回北京,贺子珍都会让她带一包毛主席爱吃的蔬菜。

1954年,贺子珍因过于想念毛主席,病倒在床。

得知消息后,毛主席伤心落泪,写信挂念:

“子珍,身体有没有好转?

获悉你病倒后,我十分担忧。你一定要谨遵医嘱,多休养。

身体是最大的本钱,你一定要以身体为重!”

收到信后,贺子珍病情好转,在梦里见到毛主席。五年后,这个梦变成现实,照进她的生活。

1959年,庐山,贺子珍终于见到毛主席。

虽然只有短短两小时,但对她来说已经足够长。正如当年在火车上,她望着北京说:看一眼就好。

“子珍,多年不见,你瘦了不少啊!一定要注意健康,保重身体!”

“主席也是,您整日为民操劳,头发白了许多。”

“唉,没办法!我头发不白,老百姓头发就得白。我宁可自己一个人白头,也不能让天下人白头!”

这次见面算是了却贺子珍一桩心愿,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她感受到了家的氛围。

在这之后的许多年里,贺子珍每天都盼望去北京,再见毛主席一次。她把这些话憋在心里,让它随风而去。

贺子珍再次见到毛主席,是二十年之后。

1979年,贺子珍在李敏陪同下,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她怎么也想不到,再次见到毛主席,竟已天人两别。

她站在毛主席遗体前,思绪万分。其他人是来追悼伟人,她是来见丈夫最后一面。

“润之,你好好休息吧。

放心走吧,放心睡吧,中国今后一定会更加强大!”

战争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贺子珍从没和毛主席拍过像样的照片。离开北京前,她和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还有毛主席雕像拍了张合照。

人死后,落叶归根。北京有毛主席,北京就是贺子珍的根。贺子珍在病逝前,请求过上海市委,希望把她葬在北京。

这件事,上海市委不敢做主,连忙请示中央领导。

邓公知道后,力排众议,要求将贺子珍安葬在八宝山公墓,规格厚重。

贺子珍生前虽没去过北京,但死后落在北京,陪在毛主席身旁。

邓公的第一句话,帮贺子珍完成多年心愿,彰显一代伟人魄力。

巾帼英雄

邓公第二句话是:中央领导全体送花圈。

中央领导送花圈,可以说是非常高的礼遇。贺子珍作为红军干部,功勋卓著,绝对配得上这种礼节。

长征时期,贺子珍为救战友,不幸重弹,差点当场牺牲。

那是在1935年,红军行至贵州时,贺子珍组织伤员转移。

乌云越来越多,风越来越大,敌机“轰隆隆”出现在天空。贺子珍刚想跑进战壕,扭头看到一个伤员躺在地上,无法行动。

“贺大姐,快跑!”

几个战士见贺子珍跑回去,心急如焚。

“你们别管我,这里有伤员,我要把他救…”

“轰!”

贺子珍话还没说完,一枚飞弹落在身边,把她炸成重伤。

“子珍,子珍…”

作战室,毛主席强忍悲痛,指挥队伍继续前进。

这一炸,贺子珍身上多了17块弹片,有10余块在医生努力下取出,剩下的则因技术原因,永远留在她体内。

贺子珍苏醒后,毛主席派来警卫员和担架,被她全部回绝。

“我还能动…我还能自己走…”

因为这次负伤,贺子珍在建国后被确认残废。

战争年代,贺子珍志在救国,立下汗马功劳,可谓巾帼英雄。

贺子珍去世后,中央领导来到追悼会现场,亲自献上花圈。

邓公的第二句话,是对贺子珍功劳的肯定,无比英明。

后辈榜样

邓公第三句话是:建立贺子珍纪念馆。

贺子珍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杰出女性代表,为她建立纪念馆,无可厚非。

江西永新县,贺子珍纪念馆像一块金子,闪闪发光,供万世瞻仰。

1927年,毛主席在这里领导“三湾改编”,并与贺子珍相遇。

长征时期,贺子珍经受住考验,矢志不移,一直陪在毛主席身边。

建国后,贺子珍以国家为重,忘我工作。

贺子珍有一张三级甲等残疾证,1951年发,按规定每年可领取330元。

这笔钱,贺子珍至死都没领过。她把这笔巨款留给国家,留给人民,留给需要它的地方。

邓公的第三句话,是帮后代儿女树立榜样,体现伟人高远眼光。

小结

毛主席是一代伟人,是贺子珍的丈夫。

贺子珍是毛主席的妻子,是一位女战士。

儿女情长面前,应以国家大局为重。贺子珍生前没能去成北京,死后葬在八宝山公墓,也算完成一桩心愿。

在这里,向两位老前辈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84年贺子珍去世,上海市委不知道怎么安排葬礼,邓小平三句话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