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宁愿单身,也不要凑合的婚姻,50岁终等来真爱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宁愿单身,也不要凑合的婚姻,50岁终等来真爱

铁凝

2007年劳动节,北京的某民政局里来了一对中年男女。男的西装革履,虽然皱纹已经悄悄爬上眉梢,但整个人看上去还是十分精神。

女的则穿了一身西服套装,齐耳卷发搭配着金丝眼镜,给人一种恬淡的知性美。

他们来到一处办公席前,男士拉开椅子让女士坐下,自己则坐在她的旁边。

二人微笑地对办公人员说:“您好,我们登记结婚。”坐在对面的女士闻言,幸福已经溢于言表。

这位女士赫然便是连任三届的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而旁边的就是她等了半个世纪的爱人华生。

铁凝和华生

文坛才女

铁凝出生于1957年9月,父亲是毕业于中央美院的著名画家铁扬,母亲则是在天津音乐学院任教的声乐教授。

出生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小女孩从小便被寄予厚望——继承父亲或母亲的衣钵。

但无巧不成书,平日繁忙的父母无暇照看,加之工作需要大量置备图书,意外的培养了她阅读的爱好。从画册到乐谱、从绘本到名著,就没有她不看的。

随着小女孩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她在写作上的的超高天赋也慢慢显露出来。5岁的时候,她就可以写出数首短诗。

很快,小女孩便进入了学龄期,撰写日记和随笔更是成为她每天做的功课。

众所周知,伏案写作十分艰辛,但她却乐在其中,并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放松方式了。不仅如此,她还学着父亲给自己起了个笔名——铁凝。

进了高中的她,对文学的爱好已经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也就在此时,铁凝完成了自己第一篇短篇小说《会飞的镰刀》。

起初,她对自己的这篇作品并没有太在意,但慧眼如炬的父亲却发现了其闪光点。在一天晚上,拉着她去拜会自己的好友——已是文学大家的徐光耀先生。

徐光耀

可那天晚上,父亲并没有把女儿的作品急着给老友看,反而只顾和徐先生唠家常和彼此感兴趣的话题。

其实,铁扬这样做是有他的想法:徐光耀见自己去拜会,心情必然十分激动。此时看文章,一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二是影响与故人感情的增进。

女儿彼时还是名学生,初次创作的作品定有不足。贸然拿出,如果质量不高,岂不让双方均感尴尬?

于是,父亲才选择在临行时,将文章交给徐光耀,烦其仔细审查,多提宝贵意见。

好在铁凝没有让父亲失望,看罢文章的徐光耀对其作品赞不绝口。他联系到铁扬,称赞道:

“你这女儿真不简单啊,年纪轻轻,却写得一手好文章啊!虽然在描写方面,手法还有些稚嫩,但人物塑造和剧情推进都非常成熟,可以直接拿去杂志社发表了。”

父女闻言都十分高兴,铁凝更是主动要求亲自把文章送去《大众文学》杂志社。可是等了好多天,都没有在杂志上看到自己的文章。

这下,她可急了,就前去询问情况。杂志社的编辑告诉她:文章非常的好,可是作者年龄有些小,不符合在本杂志发表的标准,只能刊登在儿童文学杂志上。

但不管怎么说,文章能够发表就是对能力的认可。经此一事,铁凝信心倍增,她相信不久的将来,自己一定能写出更优秀的作品。

高中毕业的铁凝赶上全国知青体验农村生活,正好她的生日比要求的大一些,且已经到了工作的年纪,可以不去受这份罪。

可就在父母满心欢喜地为她四处找工作时,她却做出了让二老无法接受的决定:去农村插队。

那段时间,父母轮番地劝她改变初衷,酷爱文学且执拗的铁凝则认为好的作品一定要有好的土壤来孕育,农村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对自己创作来讲却是绝佳之地。

从冉冉升起的文坛新星到作协主席

来到农村,她白天全心投入建设工作,晚上在蜡烛下奋笔疾书。生活虽苦,她却感到无比的充实。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铁凝的文字有了明显的改变。

之前的单薄、青涩且高冷,如今饱满,亲切且贴近生活,也正因为这一变化让她日后的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结束了4年的农村生活,铁凝返回北京并正式开始自己的作家生涯。她把自己这些年在农村写的随笔和短篇小说手稿进行系统的整理后,开始陆续发表。

首部短篇小说《啊,香雪》,取材于她在农村工作中认识的一个女孩,在交往过程中,女孩对她的博学非常向往,铁凝也深深被女孩的质朴打动。

她遂将这段经历进行艺术升华,完成了这部作品的创作。

真正让她名声大振的是《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此作品已经推出便立刻吸引了众多年轻女性,她们纷纷给铁凝来信,感谢她为自己发声,将她们的经历写了出来。

也正是这部作品,帮助铁凝获得鲁迅文学奖,后来更是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取名《红衣少女》。

之后,铁凝的佳作不断,从获短篇小说奖的《六月的话题》到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奖的《麦秸垛》,再到一改文风的长篇大作《玫瑰门》。

正是这最后一部作品,引起了当时的大文豪孙犁先生的注意,并表示如有机会想和她进行深入的交谈。

受宠若惊的铁凝,怀着忐忑之心前往孙先生住处。在谈话过程中,她却没有感到丝毫的压力。

孙犁先生如同和蔼可亲的长者,和自己探讨着情节的构思和人物的塑造与刻画,这让铁凝受益匪浅。得到了孙先生的指点,铁凝写作手法变得更加细腻了。

孙犁

佳作陆续推出也使铁凝24岁进入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年更是成为河北保定作家协会理事。

2000年,凭借《大浴女》的成功,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协主席,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女主席。在发表当选感言时,铁凝激动地说:

“是读者是人民让我走红,是各位文学大家的帮助才有现在的铁凝。如今,大家又再次选择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我。我一定全心全意为这些传播美的创造者服务。”

宁缺毋滥的爱情观

创作事业如此成功的铁凝,感情方面却显得格外平静。早在她初出茅庐时,朋友就给她介绍过,经过见面交往,铁凝认为对方与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有些距离便婉拒了继续接触。

之后在忙碌的创作过程中,铁凝便没有再恋爱。匆匆岁月,她经过了20多岁的情窦初开,30多岁的成熟渴望。

在身边的朋友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后,她却仍然孑然一身。

也许是她事业的缘故,铁凝对精神世界的要求非常高,对物质世界却没有太多渴望。

在她看来,爱情不是将就而是享受。如果自己没有遇到对的那个人,宁愿一直单身下去。

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对方负责。用她自己的话说:一个人也挺好的,自己也能照顾好自己。

人世间,有多少年轻女子因为年纪的增加而草率选一个和自己没有默契的人结婚,又有多少因婚后生活的不如意,或选择离婚,或选择忍气吞声的继续生活。

正如钱钟书在《围城》里所写到的那样:婚姻是座围城,外面的人想出去,里面的人想进来。

其实,婚姻是幸福的港湾,是爱情修成的正果。婚姻中的二人,无需太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便能心领神会。

此时的二人是幸福的,温馨的和踏实的;也只有遇到内心中对的那个人,生活中才会出现这令人向往的一幕。

铁凝对婚姻就是这样理解的,在年龄日渐增长的过程中,她也曾经迷茫过,也犹豫自己要不要继续坚持对爱情的立场。在即将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她去拜会了著名的女文学家冰心。

铁凝拜访冰心

两位女作家惺惺相惜,从对爱情的看法聊到婚姻的打算,从对生活的态度谈到对幸福的理解。最后,冰心语重心长地对铁凝说:“你不需要找,只需等。”

这短短的八个字,却犹如黑暗里指明道路的灯塔,照亮了铁凝爱情道路的方向,也稳住了她摇摇欲坠的决心。

是的,如此努力的自己,如此优秀的自己是值得经过漫长的等待,迎接属于自己爱情的到来。终于在她的第50个岁月中,她等到了属于自己的他。

修成正果的爱情

那是千禧年的一天,铁凝应邀前往参加文学经济跨领域交流会,在交谈中,一位衣着得体的男子吸引了她的目光。

他话不多,但轮到发言时却总能一语中的,并且在论述时可以引经据典,让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这些闪光点对还处于单身状态的铁凝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于是,她便悄悄向周围人打听男子的状况。

男子叫华生,一开始只是田埂里的小农民,后来刻苦自学识字。恢复高考后,他凭借自身努力考入东南大学,因为外语水平薄弱,险些被学校劝退。

不服输的华生,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外语学院旁听,最后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攻经济研究。

留学回国后,创办自己的贸易公司,并在经济权威杂志《中国财经报》上发表过许多高质量的文章。

告诉她这些的圈内人士,还偷偷地笑着说:“他也没有成家,你们可以试试哦!”

可能真的是缘分到,就在铁凝打听他情况的同时,华生也注意到了这个在自己发言时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的女人。

在自由交流的时候,他找到铁凝,表示想互相了解一下。二人遂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聊就是一下午。

谈话中,铁凝了解到,华生不但在经济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在文学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这是让她喜出望外的。

华生也发现眼前的这位女士就是一座宝藏,深深地吸引着自己。

等二人再次环顾四周时,发现交流会早已结束。恋恋不舍的二人,彼此留下联系方式便分开了。

此后的日子里,华生经常邀请铁凝外出散心,他们的感情也迅速升温。

在相处的时候,铁凝的一个眼神,华生就能理解。华生的话刚说出几个字,铁凝便可以接着往下。

经过了年少轻狂,也过了而立不惑。二人的心智已然非常成熟,他们从平时的交往中可以冷静地判断出,彼此就是要找的那个人。

时间来到2007年的劳动节,商量好的二人来到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他们只想安静地一起度过,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人拿着彼此的户口本来到民政局,但二人身上都没有现金,华生只得向办公人员那里借了车费给了司机,一个经济学家和作协主席的婚姻就是这样如此的平淡甚至很寒酸。

等领到结婚证,二人才意识到,没有给办公人员喜糖,而且第二天上班的喜糖也没有。

于是华生让铁凝在民政局里等,自己则赶往附近的银行,取出现金,又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一兜喜糖,抓了一大把递给办公人员:

“抱歉,没及时给您。”办公人员也打趣说:“这么多年,我头一回遇到两大专业领域权威的婚姻是如此的平凡。”

民政局出来,夫妻二人在一家小餐馆吃了顿便饭。转天,在发喜糖时,朋友们才得知二人结婚的消息,都怪他们为什么不通知,好过来庆祝。

铁凝回复说:“结婚是我俩的事,大家难得趁劳动节好好休息下。我要再通知,打扰到大家,多不好意思啊。”

婚后的日子里,铁凝夫妇更是彼此扶持,相互照顾,比婚前还要甜蜜。二人也十分顺利地度过七年之痒,在问到他们如何把婚姻经营得如此之好时,华生说:

“当初看到铁凝时,我就认定她是我这辈子的伴侣,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也大概是这个缘故吧,我俩的生活才会一直这样甜蜜温馨。”

铁凝在一旁也总结道:“两人的契合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我的一言一行,他都懂。彼此相处十分舒适,这才是婚姻长久的秘诀吧。”

半个世纪的等待,铁凝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另一半,她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得到了充足。

都说完满的精神世界会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在她和丈夫华生共同的母校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二人联名以母校的名义向贫困学生捐助了1100万元的助学基金。

此事,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在大家都怀疑二人的资金来源时,华生站在铁凝的身前,向大家解释道:

“这是我夫妻俩多年在彼此的专业领域辛勤劳作的结果,更是我们用知识换回的报酬,具体明细已经在网上发布,望各界朋友监督。”

别的不说,单说华生举动就值得铁凝的终身托付,在自己身处尴尬境地之中,身边的男人勇往直前为自己遮风挡雨就是最实在的爱。

有了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生活的困苦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情感世界作为精神世界的缩影,要求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对待爱情宁缺毋滥,对的那个人才会在对的时机来到我们身边,这也是铁凝通过她的婚姻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理。

参考资料

[1]《北京晨报》,《50岁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完婚 先生是经济学家华生》

[2]中国作家网,《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

[3]《南风窗》,《华生铁凝夫妻档:知识与财富之间》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宁愿单身,也不要凑合的婚姻,50岁终等来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