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政治力量,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崛起,与美国的关系也日趋紧张。近年中美关系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犬牙交错,盘根错节。

美对中方发动了一系列战争,由于三战等冲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不断升级,影响到中美两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以及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讨论。

年深月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弥漫四季,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本文将对美国对中国发起的三场战争进行全面的观点剖析。

中美国旗

贸易战

贸易战的背景原因

肇始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301调查报告》,指责中国采取不公平的贸易政策,破坏美国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对美国的经济利益构成威胁。

美国政府为此对从中国进口的大量商品加征关税,开启对中国的贸易战。

双方对彼此的商品加征关税,这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升级。贸易战同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表现。

美认为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构成威胁,加征关税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可保持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在美国两大党派之间,贸易政策一直是一个争议点。贸易战也成为了一种争夺政治优势的工具。

共和党倾向于支持自由贸易,而民主党则更倾向于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特朗普在2016年的竞选期间曾承诺要让美国“再次伟大”,保护本国就业和工业。

赢得了大量支持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选民,贸易战成为特朗普政府在国内政治斗争中争夺政治优势和掌控政治议程的一种方式。

在美国工业产业衰退、劳工就业率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通过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来表现出其强硬的态度和决心,展示其为保护美国经济和本国工业而采取的坚决行动。

此外,新冠疫情的爆发也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

美国指责中国在疫情初期隐瞒疫情信息,而中国则认为美国在疫情期间对中国采取的措施过于严厉,影响了贸易和经济合作。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贸易战背景。

结果造成数据全面下跌

国内影响:美国加征关税使得出口商品成本增加,致出口额大幅下降。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为4198.9亿美元,同比下降12.5%。

同年,中国自美国进口总额为1229.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而在2018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为478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继而导致国内经济活动疲软,直接冲击中国的经济增长;许多中国工厂陷入了生产瓶颈,工人被迫下岗,这对中国的内部分供需关系造成阻碍。

美国加征关税,自2018年贸易战开始以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大约3700亿美元商品征收了关税,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大约2000亿美元商品也征收了关税。

致使中国出口受挫,特别是钢铁、铝、机械等领域,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包括制造业、汽车产业和电子商务等。

其次,致外国对中国的投资大幅下降。18年,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减少了36%,其中包括美国公司的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GDP总量为99.1万亿元,同比增长6.1%,创下近30年来的最低增速。

中国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财政支出等手段来应对贸易战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但这也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债务风险上升。

贸易战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对外开放政策产生压制,中国的发展模式和产业政策遭到质疑,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和市场前景变得更为谨慎。这对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带来挑战。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使得美国进口商品成本增加,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中国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也打击了美国的出口,使部分美国公司收益受到损失,从而影响到美国就业问题。

贸易战也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部分企业的利润减少。在此背景下,许多跨国公司的投资计划被搁置或取消。

全球化时代下,自由贸易的浪潮愈发汹涌,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和反对,这对美国国际形象和声誉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22年,美对华出口额达到1951亿美元,而从中国进口额高达4865亿美元。意味着美国仍然在对华贸易中面临着巨大的贸易逆差。根据分析师预测23年美中贸易战可能会降温,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仍将持续。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使得全球经济活动降温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包括股市、汇市和债市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将会减缓。贸易战对全球价值链也产生负面影响。

很多企业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或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而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企业的利润受到影响,便将生产和采购转移,打破了全球供应链。

中国的进口减少,影响全球出口国的经济增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9%,低于18年的3.6%。

全球贸易下降、投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等问题亦无法忽视。

在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贸易战的影响更为显著。

尽管双方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现仍存争议和摩擦,根本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仍然过大,而中国也没有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全球化趋势亦不可逆转。

反观未来,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在未来的经贸谈判中将更加自信和有底气。美国政策制定将受到国内政治环境和选举结果的影响,未来对华政策可能会出现变化。

科技战

美国发动科技战的背景主要包括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技术进步。

特别是在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中国企业的崛起和技术进步引起了美国政府和企业的担忧。

而美国政府则将中国的技术进步视为威胁,试图通过打压中国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限制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等手段,抢占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历程

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至22年底,美国已对71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主要集中在通信、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美国对中国发起科技战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困难。

美国政府禁止华为在美国市场销售产品,并限制其与美国公司的业务往来。这对华为的国际化进程和全球供应链造成很大影响,也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一定压力。科技战致使中美之间技术合作的减少。

美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和禁运等举措使得中美之间的科技合作受到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如人工智能、半导体等。

这不仅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也使得美国企业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市场和合作伙伴。另一方面造成全球供应链的调整和重构,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继而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影响。

结果,反向制裁

20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影响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据美国商务部计19年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568.2亿美元,占美国对华出口总额的16.8%。

同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和个人发起了384次制裁和封锁行动,较19年增长了50%。

根据21年全球创新指数,美国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十四。

同年6月,美国政府公布了《工业竞争力报告》,将中国视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并罗列诸多应对措施。中国的研发经费支出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10.3%。20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总额达到2.4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

同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9.5万项,比美国多出约2.6倍。据《2021年全球数字贸易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数字经济市场,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6%。

这些数据反映了美中双方在高技术领域的相互依存和竞争,美国在科研的制霸地位,以及中国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方面的崛起。

22年,中国的研发投入超过47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支出国家,仅次美国。

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等。美中之间的科技争端主要集中在华为公司上。美国政府指控华为违反了美国的贸易禁令,并试图将华为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

华为否认了这些指控,并表示其是一家独立的私营企业,不会从事间谍活动。然而,美国政府的制裁导致华为在美国市场上面临严重挑战。

华为手机和其他产品被排除在美国电信网络和其他市场之外。此外,美政欲说服其他国家也将华为排除在其市场之外。

尽管受到美国的制裁,但一些中国科技公司的业绩仍在稳步增长,如华为在22年上半年实现了1520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了29.4%。

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也将决定中美科技竞争的发展。目前,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等领域是中美之间的竞争重点。如果中国能够在这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推动其应用,定会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态势走向的关键。

舆论战

中美两国在地缘政治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美国眼中,中国的崛起威胁到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力。美国希望通过舆论战来制造对中国的负面印象,以达到遏制中方发展。中美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美认为中的政治制度和人权状况存在问题,中则表示美国做法是干涉其内政的表现。

因而舆论战也成为表达和传播两国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故双方欲通过舆论战来争夺全球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和信任,以推动自己的利益。

过程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舆论战主要通过媒体、社交网络等平台进行,以影响国内外公众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

美国通过一些媒体和社交网络,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压迫自由的国家。

特别是在之前的贸易战得利后,美国在舆论战方面的表现更加强硬,由于舆论战是在公众之间展开的。

如果得不到有效应对,会对中国的软实力产生不利影响,其中囊括中国的形象、文化和价值观等;美国通过舆论战试图扭转国际上对中国的认知和看法,试图挑战中国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削弱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舆论战是非常复杂的战争,结果难以用简单的衡量标准。只能从一些指标和趋势来了解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舆论战争的结果。

在社交媒体面,截至23年3月,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等平台仍然无法在中国境内访问,而中国的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平台则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

这个问题也被外媒提问过,尖锐至极,只是临场反应未尽如人意;美国政府和媒体对中国的批评声音在22年底和23年初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涉及中国人权和台湾问题等方面。

中国政府则强烈反驳了这些指责,并通过中外媒体向全球展示了自己的发展成果和政治立场。

结果

中美之间的对抗趋势加剧,国际舆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对中国的指责和攻击不断升级,许多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人权状况提出了更多的质疑和批评。

如20年,欧盟将中国列为其“系统性竞争对手”之一。

美国在一些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下降,其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这些举动被一些国家和媒体批评为单边主义和对多边主义的破坏。

捷报是CGTN、新华社等一些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人们更加倾向于接受中国的宣传和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