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我国历史1500年的“空白期发生了什么?

我国历史1500年的“空白期发生了什么?

从小我们就知道,咱们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明也是唯一一个持续性的文明,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

但最近这几年忽然出现一种说法,说中国文明根本没有五千年,充其量也就三千七百年左右。

持这种观点的,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老师为代表。

易老师的论据是,中国从公元前841年的周厉王时期开始,才拥有准确的纪年,才开启了中国的“信史时代”。

从这个时间开始算的话,只有2800多年。就算把甲骨文记载的商周时期都算进去,也不过3000多年,与我们普遍接受的至少相差了1500年。

由于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这1500年在考古界也被称为中华文明的“空白期”。这个“空白期”里,中华大地上到底有没有形成真正的文明呢?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中国上古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

“三皇”指的是伏羲、燧人 、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他们都被公认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紧接着“三皇五帝”的便是尧、舜和禹,而从禹传位给启之后,中国便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三皇五帝”的排列有着完整的顺序,这表明古人并不是随便将几位传说中的人物凑合到一起,来创造出“三皇五帝”的神话的。

“三皇五帝”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总称,并不是神话中的“创世神”。在中国的传说体系里,这个创世神名叫盘古。

“三皇五帝”出现的时代,又名“后神话时代”。因为这个时代虽然仍是以神话为主,但不同的是,没有了对神权的一味崇拜。我们很难确定这些首领是具体的人或者部落,但他们的贡献一定是实在而贴近生活的。

比如“三皇”中的燧人氏,传说他在商丘发明钻木取火,教人熟食,使得人们不再依赖天然火取得火种,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使人类与禽兽的生活习性区别开来,被后世奉为”火祖”。

同时燧人氏定北极星,立姓氏,发明搓绳技术,创造”结绳记事”,为禽兽命名,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开创渔业,造就了远古文明的一个小高峰。

继承燧人氏的华胥氏,是一位女性首领,也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传说她是踩了雷神的脚印后生下的伏羲。

伏羲的出现,让中华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关于伏羲流传下来的传说非常多,传说他创立八卦,教人民如何渔猎、如何驯养家畜,改革婚姻,提倡外族婚配,结束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

他还发明陶埙、琴瑟等多种乐器,是中国乐器之祖。在他的统治时期,正是氏族部落开始向国家的雏形迈进的时代。

伏羲氏之后的神农氏,又称“炎帝”,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开创者,来自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部落。他统治的年代虽然中华文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人们的生活依然非常艰难。

当时的人们并不能区分五谷和杂草,也不知道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植物可以治病。老百姓大多靠打猎过日子,经常饿肚子。要是生了病,也只能躺着等死。

为了辨别哪些植物能吃,哪些植物能治病,神农氏亲自出尝百草,并告诉人们,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

“三皇”之后,中国进入了“五帝”时代。

排在“五帝”第一位的是黄帝。黄帝姓姬,号轩辕,是第一个一统中原的君主,也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的祖先。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神农氏统治后期,部落之间开始发生战乱。当时占据南方的蚩尤部落进攻神农氏炎帝部落,炎帝兵败后向黄帝求助,黄帝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统一了中国。

约公元前2698年,黄帝上泰山封禅,以土王天下,成为统一大中华大地的第一个君主。

黄帝在位期间,所在的部落与炎帝部落渐渐融合,形成了汉民族的雏形。在他的统治下,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迎来了一个巅峰。

黄帝死后,颛顼击败了想争夺黄帝位置的共工氏,成为“五帝”中的第二位。颛顼继位后,制定了音律,划定了九州版图,制定了社会等级制,奴隶制雏形渐渐形成。

颛顼死后,他的侄子帝喾继位。他看到当时的人们只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业生产缺少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于是探索天象变化规律,划分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让华夏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帝喾死后,先是其子帝挚即位,号为青阳氏。在位九年后,帝挚将帝位传给了弟弟放勋。这位放勋,就是大名鼎鼎的尧帝。

尧帝在位期间,测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 又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 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尧在位后期遇上了一场大洪水,他命鲧治水,结果鲧采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之后尧又采用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终于平息了水患。

尧帝的儿子丹朱不成器,于是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他在历山遇到了舜之后,觉得舜有智慧,晓大义,是个贤良之才,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其德;把九个儿子安排在舜周围观其行。试了舜三年后,感觉舜是个合格的接班人,于是禅位于舜。

舜继位之后,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后来舜在南巡途中逝世,逝世前禅位给治水有功的禹。舜逝世后,被葬于九疑山。

禹不仅治理洪水有功,实际上他在位期间,生产得到极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是个有名的明君。

禹死后,传位给儿子启,而启则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朝代夏朝的建立者。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完成了国家的建立,这也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文明时代。

“五帝”与“三皇”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是传说人物,他们的世系非常清楚。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家组认为:”夏是最早的王朝,但中国文明的起源远在其前。”

我们知道,每个民族为了建立本族群的民族认同,通常都会把本民族的祖先神化。被视为夏民族祖先的禹身上的神话,是不是夏民族的创造呢?

有人认为,鲧和大禹的故事是周代人为了强调夏商周三代一贯而伪造的一种神话,但这种观点并不可信。

《商颂》是商朝时期商丘一带商人的诗歌,其中《长发》一篇便记载了以下内容: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从“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商朝人是知道夏王朝的大禹的治水故事的,也承认这个故事。

这也证明商民族是承认商王朝之前的夏王朝的,所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不可能是周人“发明”的。周人讲述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从商朝人那里继承的。

由此可知,所谓周人为了强调夏商周三代一贯而伪造夏朝和夏朝起源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鲧和大禹治水不是孤立的神话,而是远古时代人类跟自然灾难斗争的反映。

大禹治水,与夏朝起源有着很强的连贯性和统一性,治水之后大禹还有一系列的政治建设的传说,包括会稽大会,诛杀防风氏,任土作贡,接受禅让,建立夏后国等等。

鲧和禹都治过水,不同的是,鲧是失败者,禹是成功者。

不同的是,鲧是“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因而失败; 禹则是奉天帝之命,用息壤治水终获成功。

鲧和禹的不同命运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当时人的宗教信仰,而奉了天帝之命的禹,凭着美好的品德和治水功勋,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合法性基础,“夏”的建立也因此具有了神圣性和合法性。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从理论上推断出“三皇”、“五帝”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五帝”还有着清楚的世系,但要想让所有人相信这一点,必须还要有过硬的实物证据。否则这段历史,包括夏朝是否存在,都会有人质疑。

“夏朝究竟存不存在?”数十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考古学界。

尽管中国历史文献记载里,它被称作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先秦的《诗经》、西汉《史记》等诸多典籍中,它也位列“三代”之首。但不同于以甲骨文和殷墟作为信史的商朝,在考古研究领域,缺少内证性文字材料的夏朝始终未能被学界完全认可。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旭生,决定循着文献记载从考古学角度探寻夏王朝的存在。

1959年夏,71岁的徐旭生率队从北京出发,前往豫西一带寻找”夏墟”。在河南省偃师二里头村,徐旭生发现了大量陶片,徐旭生推断这里可能有一处古代都邑的遗址。

返回北京后,徐旭生写下了《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一文,这也标志着夏文化考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徐旭生的考察成果引发了极大的关注,让考古学家们大为兴奋。

1959年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驻二里头,开始对二里头遗址进行发掘。

这项工作持续了60余年,数百名考古工作者相继在这里接力,力争要揭开”二里头文化”的疑团。在这60年中,蒙在夏朝这个传说中的远古朝代身上的面纱,也在不断地被掀开,从传说具化为真实的、可触碰的历史。

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发现了被称为“1号宫殿”的基址。2002 年,考古队在这里又发掘出了一条曲伏有致、色泽鲜亮的龙形绿松石龙。它长64.5 厘米,龙身布满了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鳞纹,龙的鼻子则被绿松石雕刻成了蒜头状。

考古专家们经过检测,发现这只绿松石龙距今已有 3700 年左右的历史。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龙,在当时是智慧、力量、吉祥和尊贵的象征。

紧接着,考古队员们又发现了一块镶嵌着绿松石的兽面纹铜牌饰。在当时,它是一件被认为是能够沟通天、地、神、人的法器。

它的主体框架由青铜铸造而成,上面又用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做工精巧,丝丝入扣,历经几千年仍然没有松动脱落的迹象。这表明早在3700年前,我国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铸造技术和镶嵌技术。

不仅如此,考古队员们还在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发现至少存在两纵、两横 4 条道路,每条道路宽 10—20 米。它们纵横交错,呈方正、规整的“井”字形,这种道路网络不仅连接交通,也将城市划分出了不同的功能区。

考古队员们大为兴奋,因为这种“井”字形主干道路体现的严谨、有序的规划布局,显示当时社会结构分明、等级明显,统治格局井然有序,暗示当时有成熟发达的统治制度和模式,是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2003 年春,考古队员们在“井”字形大道的内侧发现了完整的宫城城墙。城墙内是两组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的宫室建筑群,由宫城围墙包围着,“井”字大道上还有东西向、宽度可达 米的双轮车辙印记。

规模宏大、排列有序的建筑群往往昭示着政治和宗教权力的高度集中,尽管它的面积不大,但却可以肯定,它便是历史上最早的宫城。

二里头王都的出现,也为之后的文明开启了序幕,表明代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达程度的宫廷礼制、礼乐制度已经形成——这里即为“最早的中国”。

目前考古界已取得共识,二里头王都的被发现,代表中国历史从此便从万邦林立的部落时代,进入到一体发展的王国时代。

在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赵辉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成熟的文明形态,是对‘古国时代’的总结,也是‘王国时代’的发端,开启了夏商周青铜礼乐、王朝文明的序幕,为高度发达、繁荣的商周文明奠定了基础,并与商周文明一道,构成早期华夏文明发展的主流。”

众所周知,能够证明朝代存在的最过硬,也是最直接证据就是文字。安阳殷墟发掘的甲骨文证实了商朝的存在,质疑者认为要证明夏朝的存在,也应有直接的文字材料予以佐证。

但这些质疑者可能没有想到,二里头遗址存在的年代实在太过久远,当时还未发展出自己的文字系统,只能被后来的文明以后来的文字所记载。

目前在二里头发掘中出土的陶器和骨器上,也发现了一些可能与文字有关的刻划符号,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符号已经形成像殷甲骨文那样成熟的文字系统。

1996 年,国务院开始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大多认为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二里头文化即为夏文化。

专家们的证据是:通过碳 14 年代测定法,测定出的二里头遗址年代为距今 3750—3520 年,跟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比较吻合 ;从文化类型上看,二里头文化处在龙山文化和商朝文化之间 。

此外二里头遗址所处位置是河南省西部,这也符合史书记载的夏朝主要活动区域。

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但后来的各类史书中,仍然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清晰的夏朝:创立者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太康是个昏君,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后羿趁机将太康驱逐,史称“太康失国”。

太康失国后,其弟仲康继承了王位,但实际掌权的是后羿。后羿非常残暴,最后被亲信寒浞所杀。

寒浞夺权后,又杀了在外逃亡的仲康之子相。相的妻子侥幸逃脱,生下了遗腹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励精图治,施行仁政,广收流亡各处的夏朝旧臣,积蓄力量,最终消灭了寒浞,完成了复国大业。少康在位时期,夏朝逐渐进入稳定的繁荣期,被称为“少康中兴”。

夏朝一共经历了14世17王,最后一任君王是桀。“桀”是凶暴的意思,很可能不是这位末代君王的本名,而是后人给他起的代称,因为他劣迹斑斑,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抗。

最终商部落的首领汤率兵讨伐桀,建立了商朝,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领导小组在北京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正式将夏朝定于始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被商取代。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正式建立周朝。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来说,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中的早期,出现一段模糊的“空白期”,是很正常的事。

实际上除了没有文字记载之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脉络还是十分清晰的,都有着沿革和传承,前后串联得纹丝合缝。所以这段“空白期”,并不会影响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更不会影响到华夏文明的发展与传承。

著名考古学权威许宏先生说过,由于上古史缺失严重,难以自证二里头就是夏朝遗址。但存世的先秦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夏朝的比较详细的记载。虽然不能把这些史料作为直接证据,但应该允许利用后世文献去推定夏朝的存在。

根据特定情况下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如果质疑者不能提出后世文献《禹贡》和《史记·夏本纪》中关于夏朝是造伪的结果的,那么就应该”疑罪从无”,承认夏代存在。

我们相信,在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努力探索下,这段历史上的“空白期”终究会被新的发现所证明,会以更完整、丰富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我国历史1500年的“空白期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