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苏轼与苏辙的关系

苏轼与苏辙的关系

苏辙感念仁宗的宽厚,曾有“早岁西厢跪直言,起迎天步晚临轩”之句。苏辙在自己生日那天,写下《四十一岁岁莫日歌》,对自己的前半生,做了反省与思索。小孩子们都来为苏辙庆祝生日,可他并不高兴,因为大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前句这7个字,实乃含沙射影,写活了那帮王安石变法的“新党”势力。直到宋哲宗上台,才开启苏辙平步青云的旅程,此乃后话。

苏辙19岁举进士,23岁举直言。满怀抱负的他,却因“口妄”、“直言”种下仕途不顺的种子。

嘉祐六年(1061),23岁的苏辙与哥哥苏轼一同参加制科考试。八月十七日,翰林学士吴奎、龙图阁直学士杨畋、御史中丞王畴、知制诰王安石等人,考试制科举人于秘阁。

苏轼、苏辙合格入榜,秘阁考试后又进行御试,由宋仁宗亲自主持,考官为胡宿、沈遘、范镇、司马光和蔡襄。

宋仁宗剧照

“直言”的后果

这是苏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仁宗皇帝,因为之后不到两年,仁宗就因病去世了。

苏辙针对时政,所上《御试制科策》以“志勤道远”为中心思想,其尖锐、激烈的言论,矛头直指年老的仁宗皇帝怠惰荒政:

“今陛下无事则不忧,有大事则惧,臣以为陛下失所忧矣。”

他又以昔者夏、商、周、汉、唐六帝之“沉湎于酒,荒耽于色;晚朝早罢,早寝晏起”,讽刺仁宗沉迷于妇人之情,争为侈靡之事。

他痛陈“陛下择吏不精,百姓受害于下”、“府库空虚,入不支出”、“兵革怠惰,骄而不为用”,指斥于当时政治上的种种不当。

宋仁宗剧照

众所周知,仁宗力兴美政、教化天下,劝桑农,兴学校,使得“宽恤”、“减税”的名号纷出,然而,苏辙却质疑仁宗“惑于虚名,而未知为政之纲”。

事实上,苏辙的论点、论据,并非空穴来风;其观察论理,可真谓是鞭辟入里,针针见血。

此言一出,引起朝内轩然大波。司马光考其策,入三等,范镇却想降其等;胡宿以其言不问所对,力请黜之。大臣义愤填膺,可仁宗却不许罢黜之,曰:

“其言切直,不可弃也!”

苏辙最终入了第四等,苏轼入了第三等,由此可见仁宗的仁慈与宽宏大度。苏辙感念仁宗的宽厚,曾有“早岁西厢跪直言,起迎天步晚临轩”之句。

不过,《御试制科策》的直言妄语,仍堵住了苏辙的仕途。可惜了他的一片忠贞之心。

三苏雕像

心态变化

御试次年,苏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但他却没有赴任。

表面上,苏辙以“苏轼出仕凤翔,父亲身旁无子”为由,奏请留京养亲;实际上,这只是原因之一,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苏辙在此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怪我辞官免入商,才疏深畏忝周行。”

苏辙自云“辞官”乃因自己“才疏”,在现实社会中磨练、学习,不如从圣贤诗书中获得人生智慧。

苏轼剧照

其实,这些都是借口而已。苏轼在《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中,说出了弟弟不赴任的真正原因: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这卑微的职位,让苏辙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自己不受重用(军事推官位卑、商州偏远),他难掩失望之情。对此,他写下“闭门已学缩头龟,避谤仍兼雉尾藏”的丧气话,认为自己如“龟缩头”、“雉藏尾”,不平的悲怨可见一斑。

导致苏辙不受重用的那篇《御试制科策》,对他一生的影响是极大的,不仅迫使少年得志的他辞官,也让他的仕途之路多舛,更种下他晚年“闭门不出十年久”隐居生活的种子。

苏辙画像

熙宁二年(1069),张方平知陈州,辟苏辙为州学教授;次年,苏辙在《初到陈州》中写道:“来陈为懒计,传道愧虚名。”诗中充满牢骚之意。

年仅32岁的他,本应有一番作为道远文史,但因与王安石变法立场不同,所以壮心消磨,写下“壮心付与东流去”、“壮心衰尽愧当年”、“壮心空寄语当年”的诗句,且作品中处处可见英雄气短、未老先衰的颓废心态。

在陈州期间,苏辙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却得不到国家重用,这对他的打击很大。诗中多次出现懒、慵、无奈、退缩、消极、失望的情绪,甚至在与苏轼往来的信件中透露出“隐居亦何乐”的隐遁之情。

苏轼与苏辙画像

41岁生日

元丰二年(1079),苏辙已经41岁了。此时,著名的“乌台诗案”发生。

苏辙在自己生日那天,写下《四十一岁岁莫日歌》,对自己的前半生,做了反省与思索。

小孩子们都来为苏辙庆祝生日,可他并不高兴,因为大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苏辙被小儿无知的话语点醒——“少年读书不晓事,坐谈王霸了不疑”——年少时经常发出豪言壮语道远文史,以为自己可以坐谈王霸,建功立业,却不知路途中有陷阱。

“蝮蛇当前猛虎后,脱身且免充朝饥。”

王安石雕像

前句这7个字,实乃含沙射影,写活了那帮王安石变法的“新党”势力。他们就像“蝮蛇”与“猛虎”一般,将苏辙视为眼中钉,阻挡其前进的去路。

苏辙因此备受打击,身心疲惫,而有“归来掩卷泪如雨,平生读书空自误”这种“读书无用”的叹息。

结语

直言,让苏辙沉沦了近二十年,他的内心充满无奈与不满。

自从新旧党争开始,党人互相争权倾轧,导致苏辙失去了积极入仕的意志。直到宋哲宗上台,才开启苏辙平步青云的旅程,此乃后话。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苏轼与苏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