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印度故意刁难中国,枭龙战机那么优秀你们为啥不用?难道心虚了?

印度故意刁难中国,枭龙战机那么优秀你们为啥不用?难道心虚了?

印度对中国提出质疑,你们的枭龙战机性能那么优秀,为什么自己却不用?

这个问题相当尴尬,毕竟枭龙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优秀战机之一,而且还是巴基斯坦的空军主力,那为什么中国自己不用呢?

难不成就是因为枭龙战机实际性能不行吗?或者说难道中国出口的战机是残次品?中国心虚了吗?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该战机和我国空军体系不适配。

枭龙正式名称FC1,又称JF17“雷电”,是我国成飞和巴铁航空联合体共同研制的第三代轻型多用途战机,并曾作为外销主力战机,出口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缅甸等多国,可以说是三代乃至四代轻型战机中的无冕之王。

而我国空军为什么不装备该款战机呢?这还要从枭龙的诞生开始说起。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关研发立项之初,我国和巴铁就已经达成了协议,决定研制一款能够和歼7匹敌,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且适合巴方空军体系的新式轻型战机。

当时我国的计划是在已经有出口先例的歼7M的基础上,装配西方先进航电和航发,同时改良原来稍显落后的部分设计,例如扩大油箱、重制机身等等。

这样不仅能满足巴铁的预期,我国研制起来也省时省力,可惜由于巴方经费不足,加上美国的技术封锁,该项目被迫中止。

不过随着1991年底苏联解体,一切又迎来了转机,战斗民族为了弥补亏空,开始大甩卖苏联遗产,其中就包括才服役不久的先进四代机米格29和米格33。

我国成飞先是找上了米高扬设计局,取得了米格29航发RD33和米格33的图纸,随即又找到巴铁空军,商议重启此前中止的相关项目。

然而令成飞技术人员没想到的是,由于国际形势转变,巴铁竟然要求合作研制一款能适应新世纪空战,性能不能弱于美国先进四代机F16的轻型战机,并且价格还不能太高。

要知道,当时我国服役的主力战机还是二代机歼7,最新型号的四代机歼10距离服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巴铁想要合作研制新型四代机的计划,实在是难如登天。

不过尽管如此,当时仅仅30多岁、正当壮年的杨伟工程师,还是凭借一股干劲,将整个项目包揽了下来,亲自主持设计关键的航发和航电。

在他的率领下,成飞经过多年努力,几乎在同一段时间里,先后研制出了划时代的歼10和枭龙,由于二者性能都很强悍,我国空军甚至还一度出现了选择困难症。

在2005年前后,关于采用歼10还是枭龙作为空军主力多用途战机,成为了当时军事界热议的话题,我国高层经过多方讨论,还是决定采用歼10。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倒不是说歼10性能比枭龙强,其原因正如之前所说只有一个,即枭龙和我国空军体系并不适配,其中又分为定位不适配、后勤不适配两大具体原因。

然而,这个问题真正的答案,竟然是枭龙和我国空军体系不适配!

而这种体系上的不适配,主要体现在定位和后勤两大具体方面。

首先是定位不适配方面,根据老美和战斗民族的观点,现代空战追求的是精细化和信息化,战机需要搭载大量复杂电子配件,体积较小的轻型战机无法胜任。

并且美俄都是大国,领空面积极为广阔,随着领空防御任务加重,载弹量和航程相对较低的轻型战机自然无法满足需求。

在他们看来,以电子科技为特征的四代机问世之后,实在没有必要研制轻型战机,无论是老美的F15E还是战斗民族的苏35,后来都研制成了重型战机。

因此,当2005年前后我国的枭龙横空出世时,刚开始美俄还很不理解,领土广阔的东方大国为什么会研制一款轻型多用途战机。

后来当枭龙出口巴铁之后,他们这才明白了研制枭龙的深意,该战机的定位就是针对中小型国家的,而不是我国这样的大国。

要知道,巴铁国土总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中小型国家,而最大航程2000多公里、载弹量3.6吨的枭龙轻型战机,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够用了。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算不上好,加上国内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山地地形,巴铁没钱没地修建大型机场,根本没有承载重型战机的能力。

即便我国将最大航程4000公里、载弹量高达12.1吨,被誉为“空中武库”的歼16重型多用途战机出口给他们,没法升空也是白搭,空中武库只能变成地面武库。

当然,也许这时有人可能会说,同时期我国还有一款四代多用途战机歼10,为什么我国只是自己用,不将其出售给巴铁呢?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歼10严格意义上是一款中型多用途战机,最大航程近4000公里,我国当然可以出口,但对于巴铁的体量来说,可能超出了其防空需求,完全没有必要。

而且更重要的是价格问题,早在枭龙战机项目启动之初,巴铁就要求尽可能降低成本,未来自己也会引进生产线自主生产。

在杨伟设计师等成飞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该战机的价格被尽可能压到了最低,最新型号第三批次的枭龙也不过3200美元一架。

而同期歼10最新型号歼10C,单价则来到了5600万美元,几乎是枭龙的两倍,老美同级战机F16最新批次价格更是夸张,达到了1.2亿美元。

巴铁作为一个算不上富裕的中小型国家,当然会选择便宜得多的枭龙,更何况我国还为其提供了生产线,以后他们能自主制造。

不仅如此,随着巴铁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我国也不是没有向其出售自用战机,例如前面提到的歼10C,正是我国空军主力战机之一,出口了14架,数量不多但却是他们的关键威慑力量。

因此,我国不用枭龙战机,主要是因为它作为一款轻型多用途战机,不符合我国大国空军的定位,在设计之初就是用来适配包括巴铁在内的中小型国家。

而这种体系上的不适配,还体现在后勤方面。

我们都知道,我国战机与苏式战机一脉相承,尽管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体系,但苏式战机体系的影响依然存在,其中就包括后勤。

以与枭龙同期的歼10为例,其在采用了多种国际先进设计的同时,还装配了不少苏式部件,比如最关键的AL31FN航发。

因此,当时我国空军后勤体系也受到了苏式体系的影响,后勤仓库里囤积了大量苏式材料和配件,专门提供给歼10等战机。

但是枭龙和歼10不同,它大量参考了西方战机的设计,整体设计上与老美的F16战机十分相似,关键的航电设备也采用了老美的军用标准。

比如枭龙上面就装配有著名的老美GPS全球定位系统,对于巴铁空军来说刚好合适,毕竟他们还装备了老美的F16战机,有着使用美式系统的先例,也不在乎泄露资料。

也正是因为他们有着使用美式战机的经验,国内具备相关后勤体系,不用担心维护和补给问题,才可以将枭龙当作主力战机来用。

与此同时,我国空军就不可能使用装配有GPS的枭龙战机,其不仅关乎国家安全,也与我国后勤体系不相匹配,维护起来十分麻烦。

试想一下,为了使用枭龙战机,我国还必须单独开一条生产线,为其制造相关零件,这样算下来完全得不偿失,还不如继续装配歼10。

不过也许这时有人可能会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空军已经不差钱了,枭龙也发展出了国产率更高的第三批次,性能十分强悍,我们为什么还是不肯使用呢?

其实还是后勤原因,不是说用不起,而是没必要用。

歼16、歼20乃至歼35问世后,我国空军逐步建成了专属于自己的中式后勤体系,此前依赖苏式部件的日子,早已成了历史。

在整体设计方面,以上战机摆脱了苏式战机的影子,全部为我国自主设计,就连被誉为“最强侧卫”的歼16,也不过是披了侧卫系列的皮,内心还是中国制造。

即便在一向受到诟病的发动机方面,我国也自主研制出了涡扇15、涡扇20航发,尤其是推重比高达11点、后燃推力181千牛的涡扇15,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随着歼16、歼20、歼35逐渐成为我国主力战机,我国空军也相应地建立了中式后勤体系,因此枭龙战机性能再怎么强大,由于和后勤体系不适配,也没法入役。

更何况相比起全球领先的五代隐身战机歼20和歼35,四代机枭龙肯定是有所不如的,我国何必再费心思使用枭龙呢?加大五代机生产即可。

总之,由于和我国空军体系不适配,枭龙战机性能虽然比较优秀,但我国也没有使用,只用来出口给更适合的巴铁等中小型国家。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印度故意刁难中国,枭龙战机那么优秀你们为啥不用?难道心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