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朝夕网 » 洞鉴古今 » 九旬抗战老兵,收到300元补贴时痛哭:我不要钱,只要一个认可

九旬抗战老兵,收到300元补贴时痛哭:我不要钱,只要一个认可

虎牢关,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因周穆王在此地牢虎,而得名。虎牢关的地理位置绝佳,毗邻古都洛阳,北靠黄河,南临嵩岳山脉。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之地。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和我国战士们也在此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任国栋的人生在虎牢关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1942年,在保卫虎牢关的过程中,面对日寇的进攻,任国栋一人杀了十一个日军。随后,为掩护大部队撤离,他和队友留下,成功突破日军的重重包围,最终却与大部队失联。

图|一名普通的中国士兵

却不想这一分别竟是他部队生活的结束。几番辗转之下,他只能回到家乡种田为生。尽管任国栋告别军旅生活,但他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却不可磨灭。

为取得正义战争而奋斗的战士们,不应该被后人遗忘。关于英雄的崇拜应该刻在民族的集体记忆之中。正是无数抗日战士舍小家为大家,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迎来和平之后,94岁的任国栋,拿着志愿者送来的三百块补贴时失声痛哭,直言道:我不想要钱,只想要一个证明!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抗战老兵任国栋

任国栋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1920年出生在陕西洋县农村的任国栋,被父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栋梁栋梁,他日必成国家之栋梁。

即便家里一贫如洗,父母也将他送去私塾上了两年多的学。之后他便在家里种田,二十多岁的年纪钱袋子空空的。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无数青壮年投身军营,为国效力。

任国栋亦有报国之心,再加上军队提供三餐,他在参军之后也能减轻家中的负担。

图|日军装甲车开进南京的场景

任国栋和同村伙伴商量后,一起加入了杨虎城将军麾下兵团——一支临时补充团。

半年新兵训练期之中,吃饱饭的任国栋发挥出真实的实力,展现出卓越的天赋。

临时团主要训练夜晚行军、军体操和拼刺刀,他在多次训练中拿到第一名。训练中积累的战功,使他没上战场就已经被指挥部升为上士军衔。

图|正在和日军交火的中国军队

随后,任国栋被分入第四集团军三十八军五二九团,带他的团长是抗日英雄张玉亭。张玉亭在山西和日军激战的事迹早就传遍全军,成为全体新兵都崇拜的偶像。

每一个新兵都渴望像英雄一样,打败日寇,将敌人驱逐出国土。任国栋也不例外,他有一颗热血澎湃的军人心,大家的愿望同样是他的愿望。

他深知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轻松,要先从自我提高开始。面对军队训练,他一丝不苟地完成,甚至经常加练。在多次训练时,他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图|日军在长城上拍照炫耀

1943年,任国栋所在的部队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立刻赶去河南巩县黄河大桥狙击日军,打断日军渡黄河的计划。

这是任国栋第一次踏上战场,带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出发了。此次任务却并不顺利,他们遇到日军时,日军选择在桥的一边原地驻扎军队,这一驻扎就是几个月,完全没有想要进攻的意识。

日军的行为举止十分奇怪,但敌人没有开火,两军没能展开交战,双方僵持着。不久之后,五二九团接到新的指令,赶到虎牢关轮换原来的军队,驻扎防守。

图|日寇枪杀手无寸铁的农民

在这一交接过程中,日军得到暗线情报,在交接当天对虎牢关进行猛烈进攻。

面对漫天的炮火,正在交接的战士来不及反击,就被击倒在地,军队损失惨重。任国栋的营长身受重伤,无力指挥。

任国栋接任队伍指挥,虽然这是他第一次直面日军,但他从未害怕。反而是镇定指挥队员,冲锋上前,英勇搏斗。

图|侵华日寇

他自己更是以一己之力,击杀十一名日军士兵。张玉亭和另一位团长迅速调整布局,发出指令,联合两团之力成功将日军击退。战士们准备欢呼雀跃之际,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日军进攻虎牢关是幌子,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洛阳,此刻洛阳正遭受日军的突袭。

但五二九团和驻扎在虎牢关的守军损失惨重,赶过去也是无济于事,解不了洛阳之困。

图|抗日战士

他们只能一起来到河南新安营地休整,派出一支小队增援洛阳,灵活打击日寇。大队伍继续休整,等待指挥部下一步指令。

团长张玉亭派出支援洛阳的正是任国栋带领小队,不幸的是,他们赶到洛阳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

守卫洛阳的士兵几乎全军覆没,这是任国栋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许多同日一起训练的好兄弟,下一刻就在炮火中灰飞烟灭。

图|日寇入城

那些生机勃勃的面孔,已经都变成躺在地上死气沉沉的尸体。战争最残酷的莫过于此,任国栋忍住热泪,再三搜寻战场没发现友军,只能无奈撤退。

后来,日军着急打通黄河大桥,伺机发动豫湘桂会战,一度直逼汜水镇和虎牢关。

原本把守在此的是杨虎城将军带队的十七军,军备实力强悍,让日军闻风丧胆。但是由于事变原因,杨虎城调离该地,变成张玉亭带五二九团镇守。

图|一名日军正在接收情报

这支队伍的实力和十七军没有可比性,五二九团经过一次改编和分化,里面的队员大调整,互相配合不熟练,战斗力迅速下降。

情况危急,来不及再练兵,急匆匆就被派上战场。张玉亭挂帅指挥员,根据暗线情报,组织小队持续骚扰日军,打乱日方部署。

任国栋就是其中最锋利的矛,一直在前线突击日军,让日军尤为愤怒。敌人几次都想要将任国栋他们截杀,都被他们灵活化解了,这让敌人不禁恼羞成怒。

图|装备精良的日军正在攻城

这一骚扰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拦截住了日军的猛烈攻势。可惜优势只维持了短暂的时间,日军的武器增援很快抵达前线。

大批量的山炮和枪支弹药,与五二九团的弹药储备形成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一面是五二九团弹药用尽,一面是日军靠着猛烈武器攻势不断推进。

无奈之下,指挥部下令五二九团撤退,张玉亭组织军队有序撤退,不做无谓的牺牲。

图|某地的抗战宣传标语

任国栋所在小队被留下来掩护大部队撤退,在日军重重包围之下,连长牺牲了,任国栋接任指挥,带领队员继续抗战。

血战中不少士兵惨烈牺牲,人数越来越少。令人庆幸的是,大部分都安全撤离。

沿着各种踪迹,一行人追赶前方大部队。他们队伍中有不少伤患,顾及到伤兵的伤势,部队一路上走走停停。

图|日军占领一个城市后,在城门口设防盘问过路的人们

历经千难万险,躲避日军的搜查,穿过英雄埋骨之地。半个月后,他们终于在潼关见到了胡宗南率领的部队,属于嫡系部队的中央军。

核查身份后,他们都被收编进入了这只军队当中。作为底层普通士兵一样,被派遣到前线抢挖战壕,修理工事,主做后勤工作,片刻都不得清闲。

那一天,任国栋挖完战壕,找了一个僻静角落休息。没想到日军直接发动突袭战,刚放下锄头,毫无防备的他,被日军的子弹击中。

图|日寇抢了农家的羊羔

子弹打穿他的左手,血流不止,被送到陕西眉县五丈原的伤兵医院抢救。

经过军队医生的紧急抢救,任国栋才保住一条命。但是那只手再也拿不了枪了,甚至连重活都不能干。

但这相比在日军炮火中,残胳膊断腿的队友,捡回一条命的任国栋已经足够幸运。他并没有选择退役,转而从医院出来之后,马上又赶回驻扎在洛阳郊区的部队。

任国栋还有一个心愿没有完成,那就是亲手还一枪给打他的敌人。

图|1944年陕西省延安市放哨的抗日英雄

命运总是爱开玩笑,胡宗南队伍接到指挥部命令,赶去外地。任国栋只看到了一片空空如也的扎营地,没有赶上队伍的他,想继续回去五二九团。

另一个噩耗传来,三八军五二九团已经被解散了,以前那些好兄弟都各奔东西,归入不同队伍之中了。

任国栋大失所望,他习惯了军队的生活,如今却没有军队收容他了。他变成了一个没有部队的士兵,就像一个没有家的旅人,找不到方向。

图|大刀队的一名队员,他肩抗大刀,义无反顾地上了前线

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暂时先回家。等待军队召唤,他一定会立马再回归。没想到等到他回乡一段时间之后,日寇宣布投降。

抗日战争有了一个好结果,抗日战士的苦没有白吃,血没有白流。任国栋开心得喝了二两白酒,作为庆祝。

他在家乡洋县龙亭老实务农,养家糊口。生活平淡,日子充实,度过了人生难得的闲暇时光。

回首他的一生,最快乐的时光都是在军队里面,他们一同训练,一起奋战,一起为祖国效力。这是他这辈子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如今却什么证明也没有,他怎么能不心痛?

但为了不节外生枝,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他只能隐忍着。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安心种地的农民,大半辈子都扎根在泥土里。

图|抗战英雄任国栋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个地区都在收集抗日故事,统计抗战老兵数量,国家从来没有忘记这些英雄。

听闻这个消息的任国栋,犹豫着要不要公开自己的身份。几番挣扎之后,他决定堂堂正正地公开自己老兵身份。

不过任国栋的情况有些特殊,他是抗战老兵,但是能老兵身份地相关纸质材料都被烧毁了。好在还有一些战友可以作为人证,证明他的确是参军了。

特殊情况仍需特殊处理,最终工作人员需要先反馈再做处理,任国栋暂时没能拿到证明。

看着那些拿到证明的老兵可以去参加抗日纪念活动,任国栋心生艳羡。

图|任国栋(第一排左二)和志愿者合影

任国栋也理解自己的材料没了,核实身份自然需要一段时间,可是家中的孩子知道爷爷是抗战老兵,此时任国栋手中却证明。

不明世事的孩子会问道他,为什么别人都有,爷爷没有?这就像一把温柔的利剑一样,刺入他的心中。

夜深人静的夜晚,这件事一直困扰着他,让他难以入睡。任国栋晚年最大的愿望是可以得到抗战老兵身份证明,可以去参加老兵纪念活动。

后来,一个志愿组织偶然间知道这一件事,以为他是想要老兵补贴。于是,拿上筹集的三百块钱交给他。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老兵拿到补贴之后嚎啕大哭,说出了一直以来的心声,他不想要钱,只想要一个认可。

图|抗战英雄

志愿者没想到会错了任国栋的意识,决心帮他完成这个愿望。一行人忙上忙下,协助相关部门,帮忙寻找各种认证材料。

终于,在政府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之下,任国栋拿到了迟来的抗战老兵证明,被授予了抗战老兵称号,他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任国栋难忍激动,眼眶都红了。周围人都为他感到开心,任国栋的一生不为功名利禄,谨言慎行,始终以军人的意志要求自己。

他的愿望很单纯,希望身份得以认可,求得一个名分。他的故事一经传播,许多年轻人都被他感动了,人们从他朴素的愿望中感到一丝温暖,从心底树立起对任国栋的敬佩。

图|任国栋老人

其实不只是任国栋,无私奉献的老一辈都值得我们学习,如今安逸幸福的生活,都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这些战士们是真正从枪林弹雨的艰险道路中,一步一脚印走过来的英雄前辈。他们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军队,将人生理想扎根在了祖国解放的远大征途中。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老兵们更是一座座鲜活的“抗战博物馆”,记录着抗日战争历史,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勉励我们前行。

-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朝夕网 » 九旬抗战老兵,收到300元补贴时痛哭:我不要钱,只要一个认可